当前位置:首页  广播台  下午时光
2022-06-10 彼年素光

发布者:王昊发布时间:2022-06-12浏览次数:46

 

 

彼年素光第十期

 

一、月光却与人相随

周国勇

周国勇,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科长、一级检察官,省第四届青年法律工作者协会理事、福州市第十届青年委员会委员、省检察文联文学协会理事。

工作以来,他尽职尽责,先后荣获长乐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福州市检察机关先进个人、福建省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全国检察机关优秀通讯员等称号,并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他长期致力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法治进校园、青少年维权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年均上百件涉未成年案件中,他始终立足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针对个案特点,涉案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等,实施个性化帮教。注重对被害未成年人的精心呵护,找准被害人的实际需求,坚持润物细无声,用社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成长。两年多来,共不捕、不诉未成年人20多人次,介绍就业、入学10多人,慰问、关爱被害未成年人30多人次。他勇于创新工作机制,2017年底,在全省实现推行未检案件赔偿保证金制度,让外地孩子可以平等感受司法温暖,两名少年在寒冬中返乡过年;就一起女童被性侵案,2018年初提出了全省检察机关首例从业禁止建议并获长乐法院采纳,斩断伸向幼童的黑手。

作为长乐检察院校园法治宣讲团负责人,他与教育局等深入合作,扎实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几年来累计在校园开展法治宣讲70多场,受众超过20000人,帮助青少年学生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树立守法观念,从而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多年来,他坚持用心、耐心、细心,给予每个未成年人一视同仁的爱,让他们充分感受新时代的司法温暖。

 

二、湖光秋月两相和

浙江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共话胰腺癌诊治前沿进展

近日,浙江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共话胰腺癌诊治前沿进展,一场精彩热烈又卓有成效的肝胆胰外科线上学术研讨会连接起了地球两端。

首先,梁廷波书记致欢迎辞,全面回顾了与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友好合作历程。作为国内开展大器官移植门类最齐全的医学中心,多年来,浙大一院积极开展全球交流合作,携手世界一流院校及研究机构,在多学科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早在2014年,梁廷波书记团队就与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大外科主任教授团队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专家学者互访频繁,联合培养了多位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梁廷波书记被聘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

随后,双方学科团队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未来将在临床科研合作、专家学者交流和医学人才培养等多领域推进深入合作。

此次线上会议是浙江大学在建院75周年之际,深化全球合作、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又一重要举措,翻开了浙大一院与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合作新篇章。未来双方将不断推进密切交流,致力打造跨越大洋的强强联合典范,为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三、清风明月满蓬莱

潘光旦

潘光旦是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学家。潘光旦治学以时代问题为导向,儒学为体、西学为用,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资源与西方的科学知识进行结合,提出新人文史观,力图寻求人类发展的“中和位育、遂生乐业之道”。

“中和位育”是潘光旦基于对儒学思想的创造性解释而提炼的重要概念,被视为其新人文思想的核心,是社会学理论的一种创新以及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体现。潘光旦的新人文思想应用于教育教学,其具体体现就是倡导并建立整合生物学与社会学研究的优生学课程体系。潘光旦早年留学美国攻读生物学学位,1926年归国后在国内多所大学先后任教,在教授社会学课程的同时,在国内首开了优生学课程。在他看来,以人为本首先要考察人的生物特性,进而关注人的社会特性。因此,潘光旦的研究也从生物学而至优生学和社会学。他认为,“学术分门类,是对的,分得太细,太分明,以致彼此不能通问,以致和生活过于不相衔接,不相联络,便有走极端的危险了”。同时,“若以为教育只需培植专家,那危险也就非常之大”。“相当的分化与专化是不可少的……不过分化与专化都有一个限度”,他所提出的限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全部之内可以局部走上分化和专化的路径;另一方面是分化和专化的局部也应当有限度和止境。他以专化至极端而使一些生物亡族灭种的教训来说明“分化和专化所以成种,亦所以灭种,犹之乎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的道理。

潘光旦认为,教育的实质是品格的培养,即人自身的个性与人与人之间的通性达至和的状态;而达至和则需要自明和自强,即有自知之明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两者分属于智识与情感的范畴,自明重在知,自强重于行,教育的真谛在于知行合一。

潘光旦的新人文思想,不仅推动了西方学术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国学和国情的结合,而且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学科发展和文化自信作出了贡献。

 

四、月落乌啼霜满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当代作家的散文代表作。该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

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扔东西。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爱等等,她是多么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知道了爱,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不同的事物,比如:过圣诞节、拥抱海洋、体会秋季和冬天等等。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在海伦的求学生涯中,海伦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等等。海伦在学习中,由于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在这过程中海伦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放弃。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功实现了她的大学梦想,进入了。在她的大学生活中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繁重的功课中她非常的吃力,在老师的帮助以及她自己的努力下,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五种语言。但大学毕业后她却遇到了悲伤的事,比如:慈母的去世。

修辞立其诚”,这是写好文章的要诀。一篇好的散文,必定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引人入胜的,想象是那样丰富,文笔是那样流畅;但它所以能深深地打动读者,还在于它的真挚而强烈的感情,在于它所给予读者的敞开心扉的亲切感。在这篇用第一人称写的、富于激情的作品里,作者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表达了她的生活态度。正由于文章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虽然整篇文章都是虚拟的,所记叙的事情多是非现实的,但使读者感受到了更高的真实--情感的真实。

在文章中,作者处处用视听健全的人来和自己作比,整篇文章都是用对比的手法来写的。作者在对比中表达了她的生活态度,人对生活要有强烈的紧迫感。缺乏这种态度,虽然视听健全,却有可能什么都看不见;具备了这一生活态度,人们将会发现面前敞开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这样的道理,人们也许不止一次听到过,在作者那里等同全部生命的三天,对于健全的每个人更是平平常常。

遭遇到作者这样严重生理缺陷的人是少有的。但是对于作者,生活依然是美好的。作者以动人的、富于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爱恋。作者在她虚构的“三天”里所集中表现的,乃是对人类生活的高度礼赞,它赞美了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于斯的大自然,称颂了人类往昔的历程与现代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和沸腾的生活。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对自然、对历史的刻画与她的精神世界的深度是不可分的。作家在阐释自然、历史时也阐释了自己的心灵。在海伦对自然、历史、人的礼赞中,也体现了她对这一切的深刻理解。

 

 

播音主持:孙玉颖 拱乙洛

责任编辑:张梦瑶 孟玲雪

责任审核:刘桓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