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播台  下午时光
2022-06-01 博观寰宇

发布者:王昊发布时间:2022-06-12浏览次数:23

 

 

博观寰宇

 

一、半梅花半飘柳絮

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古庙位于一座海拔2430米的高山上,为热带丛林所包围。该庙可能是印加帝国全盛时期最辉煌的城市建筑,那巨大的城墙、台阶、扶手都好像是在悬崖绝壁自然形成的一样。古庙矗立在安第斯山脉东边的斜坡上,环绕着亚马逊河上游的盆地。出现于15世纪的马丘比丘原为一个崇拜太阳并有着神秘的宗教仪式民族的居住地。马丘比丘--意为古老的山巅,位于乌鲁班巴河上方的安第斯山上,它像个巨人,栖息在两座山峦间的马鞍形的山脊上,那里曾是个宗教活动之地,又因世人无法得知其原始的名字,故借其附近一座山脉之称而得此名。

1983年根据文化自然遗产遴选依据标准,马丘比丘古神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马丘比丘在奇楚亚语古老的山之义,也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马丘比丘距印加帝国都城库斯科120公里左右,建在距乌鲁班巴河面2400米高的山脊上,全城面积约9万平方米。马丘比丘位于现今的秘鲁境内库斯科西北130公里,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为热带丛林所包围,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绝佳的地理位置使马丘比丘成为了理想的军事要塞,它的位置也因此曾经是军事机密。由于独特的位置、地理特点和发现时间较晚,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在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但与此同时,马丘比丘也面临着遭受旅游业破坏的担忧。

 

历史保护区

1981年,马丘比丘周围32592公顷土地被列为秘鲁的历史保护区。这个地区不仅包括遗迹本身,还包括附近的地貌和动植物群,尤其是当地生产的兰花。有理论指出马丘比丘是一个印加llacta——即用来控制新征服地区经济的据点。这里也是整个印加帝国境内最美丽的一处据点,在遭受进攻时用来保护印加贵族。这里是Zapa印加的安息地观测站。在被西班牙征服后,这里成了Manco印加反抗军的要塞。

 

马丘比丘古城遗迹

马丘比丘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20世纪初,传说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中有座神秘古城。西班牙人在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对它一无所知,秘鲁独立后100年里也无人涉足。在400年的时光中,只有翱翔的山鹰目睹古城的雄姿。由于其圣洁、神秘、虔诚的氛围,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10大怀古圣地名单。古城海拔2280米,两侧都有高约600米的悬崖,峭壁下则是日夜奔流的乌鲁班巴河。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在山顶上马丘比丘的悬崖边,人们可以欣赏到落差600米直到乌鲁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

 

遗迹构造

按照考古学家的划分,马丘比丘有三个组成部分:神圣区、南边的通俗区、祭司和贵族区。在神圣区里献给最伟大的太阳神、太阳庙三窗之屋是有重大考古学价值的主要宝藏。在居住区中有一部分是专属于贵族们的,这里的房屋成排的建在一个缓坡上;智者们的住宅有红色的墙,(王子)们住宅则有着梯型的房间。在主城堡中还有一片区域是专门关押和惩戒犯人的监狱。石头建造的纪念陵墓是宗教仪式和献祭牺牲的场所,里面的空间呈拱形,墙壁上还有雕刻。

 

遗迹建筑

马丘比丘的全部建筑都是印加传统风格的:磨光的规则形状的墙,以及美妙的接缝技巧,墙上石块和石块之间的缝隙连匕首都无法放进去,让人简直无法理解印加人是究竟如何把他们拼接在一起的。

让人注意的是,虽然印加人了解圆形,却并不把它运用在建筑中。建筑用的庞大数量石块究竟是如何搬运的至今是个谜。还有,虽然印加人不使用圆形,但却利用了斜坡。据信他们让成千上万的工人推着石块爬上斜坡。可惜的是印加人并未掌握文字的技巧而没有留下任何描述文字。

整个遗迹由约140个建筑物组成,包括庙宇、避难所、公园和居住区。这里还建有超过100处阶梯——每个通常由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凿成。还有大量的水池,互相间由穿凿石头制成的沟渠和下水道联系,通往原先的灌溉系统。至今没人明白印加文明能够把重达20吨的巨石搬上马丘比丘的山顶。

 

帕拉卡斯自然保护区

帕拉卡斯自然保护区位于利马南部247公里处,在伊卡省境内,距皮斯科城19公里,总面积33万公顷,是秘鲁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游胜地。保护区内最引人入胜的去处是鸟岛,从帕拉卡斯海湾乘游艇一小时行程。

岛上栖息着许多濒临灭绝的海洋动物和鸟类,主要有:海豹、企鹅、火烈鸟、海龟、海豚等,其中尤以为数众多的海豹最为壮观。在山顶上马丘比丘的悬崖边,人们可以欣赏到落差600米直到乌鲁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每个登上神圣的瓦纳比丘山峰的人都能得到俯瞰马丘比丘的机会作为奖赏。日出日落时分是欣赏城堡和美妙光影效果的最佳时机。

 

二、浪花有意千里雪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191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共产党员。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16岁便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2年,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钱三强毕业后,担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翌年,他通过公费留学考试,在卢沟桥的炮声响起之际,以报国之志赴欧洲,进入巴黎大学居里试验室做研究生,导师是居里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约里奥·居里。

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1948年夏天,钱三强怀着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战乱中的祖国。他回国不久就遇到1949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兴奋中骑着自行车赶到长安街汇入欢庆的人群。随后,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随解放区的代表团赴法国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共中央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拨出5万美元,要他帮助订购有关原子能方面的仪器和资料。看到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新中国尚未建立时就有这种发展科学事业的远见,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国外归来后,他于开国大典当天还应邀登上了天安门。

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像当年居里夫妇培养自己那样,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

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三、风定池莲自在香

531日,千企万岗促就业勠力同心促发展工会线上就业服务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全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视频形式向河北省启动仪式致以祝贺。

此项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协助做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职工返岗稳岗。活动从今年5月底开始,持续至年底结束。其间,各级工会将在全国范围开展工会就业创业服务系列活动,在积极推进线上招聘的同时,加强对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职工群体的及时服务,为求职者提供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和创业服务。

据了解,工会线上就业服务活动以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暖心”行动、“工会进万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工会就业创业服务公益计划”等为载体,充分发挥工会线上就业服务平台作用,以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为重点行业,以转岗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等为重点群体,提供线上招聘、劳务对接等常态化服务。包括开设大型专项招聘活动线上专场专区,采用直播带岗、远程面试等招聘对接模式,并组织网上定向招聘,推动企业与劳动者精准对接。

各级工会还将充分运用线上渠道,为求职者提供线上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课程资源,对重点群体实施“一人一策”的精准帮扶;组织开展工会跨区域就业合作,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鼓励京津冀蒙、东三省、江浙沪皖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工会深化合作,广泛开展线上招聘、洽谈、面试、签约活动。

活动期间,各级工会将启动“工会就业创业服务公益计划”,将工会就业服务体系与人力资源机构对接,在职工就业创业项目上开展公益合作,并推广部分省市贴息贷款经验,孵化一批职工创业项目,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枕上诗书闲处好

浮生六记

沈复,生活在清代乾隆和嘉庆年间。他于1763年生于苏州一个传统的文人家庭,父亲在江浙地区官宦之家做幕僚,家境小康。他自幼接受诗词文化教育,并受到当时士族生活美学的熏陶,拥有相当的生活美学追求。他18岁时与表姐陈芸结婚,二人的夫妻生活既有花前月下的美好,也有冬夜奔逃的仓皇。1803年,年仅41岁的陈芸去世后,沈复怀念妻子,追忆一生生活,写下这本《浮生六记》,记述夫妻半生的喜乐闲情和坎坷遭遇。

《浮生六记》问世两百年来,一直受到世人的推崇和喜爱。这是清代作者沈复所写的一部自传体散文作品。遗憾的是,本书在流传过程中,后面两记不幸遗失,仅留前面四记。前面四记主要记述了沈复与妻子陈芸二十三年的夫妻生活,以及沈复在妻子亡逝前后的游历经历。

沈复和陈芸夫妻二人并没有特别惊心动魄的经历,不过通过沈复生动的记述,让读者感受到夫妻二人深切的情感和深邃的精神共鸣,以及他们面对困境超脱淡泊的精神气质。沈复豁达开阔,疏财仗义,淡泊名利,有豪士风范,陈芸娴淑多艺,聪慧多情,能与丈夫琴瑟和鸣,共享人生闲情与欢乐,也能与丈夫共赴险境,共同面对生活挫折,他们的生活为后人羡慕和推崇。

不同于大多数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没有把自身经历的撰写当做核心,而是自辟蹊径,将一生分为六个不同的侧面,从不同角度记录夫妻二人的情爱和生活经历,以及沈复在妻子亡逝前后的浪游生涯。尽管在流传过程中仅剩《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四个部分,但本书却能在问世两百年来,畅销不衰,为历代人所推崇。关键的是它写出中国夫妻生活宝贵的特质,以及人们所向往的那种生活。

《浮生六记》,这个书名你一定不陌生,它是一部成书于清代中期的自传体散文,影响很大。这本书只有四万字,讲述的是作者沈复和妻子陈芸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后来二人飘零他乡、最终天人两隔的悲苦命运。这本书表达真诚直率,情感打动人心,从首次出版至今,已经出版发行了不下一百种版本。近几年,有的版本销量高达百万册。我就以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的这一版本为参照,用大约26分钟的时间,来跟你一同欣赏这部中国古典名作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以及这部作品的特别情况。

作者沈复,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存世的仅有《浮生六记》这一部著作。他的生平和经历,各类史书上都没有记载,我们只能从《浮生六记》中作者自己的陈述中得知。他出生于1763年,生活在清代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的时代,巧的是,他出生这一年正好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去世之年。

沈复出身于苏州一个没落的文人之家,父亲长期在江浙一带给官府和实力人物做幕僚,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也置办了一些产业。所以,沈复从小就受到文化和美学观念的熏陶,而且他的父亲为人侠义,乐善好施,这也影响了沈复的性情。沈复幼年曾求学于苏杭地区的知名文化人士,不过最终半途而废,他自己并未参加科举,长大后先是跟随父亲在各地幕僚中工作,后来开始独立游幕各地,也经过商,生活时而宽裕,时而又捉襟见肘,一生事业平平,算不上什么“成功人士”。

妻子陈芸也只是略通文墨的女性,既不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也不是什么社会名媛,而且一生命运坎坷,四十岁就去世了。她去世之后,沈复写作《浮生六记》,回忆自己一生,记述夫妻感情和生活经历。他把自己的一生分了六个部分,这正是书名“浮生六记”的由来。

《浮生六记》第一记《闺房记乐》,记录的是他和妻子陈芸美好的夫妻生活,夫妻二人自相识、订婚,到洞房花烛以及其后一生的夫妻情事。细节生动,活灵活现,夫妻恩爱,夫唱妇随,这是一曲伉俪情深的欢歌。第二记名为《闲情记趣》,说的都是夫妻二人在生活情趣上的追求。虽然说的是闲情逸趣,但也是夫妻二人心心相印,一同享受生活情趣的经历。

第三记名为《坎坷记愁》,记述的是夫妻二人在生活中遭受的坎坷和心酸。忧患中既见夫妻真情,夫妻二人的个性和性情也跃然纸上。这一记一直写到夫妻二人远离故土,陈芸客死他乡,沈复也开始了漂泊生涯。第四记《浪游记快》,记录的是沈复一生在全国各地的游览经历。本书还有两记,第五记《中山记历》,记录的是沈复在台湾的游历故事,第六记名为《养生记道》,大概讲的是一些养生故事。可惜,1877年,《浮生六记》被再次发现时,后面的两记已经遗失不在了。不过幸运的是,前面四记都很完整,其中第一记《闺房记乐》和第三记《坎坷记愁》篇幅最长,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不过,尽管只有四记,因为对情感的真挚描摹和丰富动人的细节,使得这部关注家庭生活和个人经历的散文作品,成为明清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

《浮生六记》的流传和发布,也有一个传奇故事,二百年前沈复在世之时,也就是18101820年间,这本书曾经在沈复的家乡苏州小范围流传。1877年这本书再次印刷出版,但当时就只剩下四记了。此后,这本书又开始沉寂,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文化运动之后,它再次被发掘出来,印刷传播,而且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和话题书。1935年,作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把它翻译成英文,并在自序中说,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芸,就是本书作者沈复的妻子陈芸,本书的女主人公。也有人说,正是因为这位芸娘,沈复的名字才得以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浮生六记》不同于很多文学作品,它并没有着眼于时代,关注于宏大的叙事和精妙的言辞,既不是历史记载,也不是社会风俗描绘,也不是虚构文学,它只是用清浅平淡的语言,记录家庭和个人琐事,不仅特别,而且因为真挚和深情,而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朵清淡美妙的小花。它虽然写家庭和个人,但是视野开阔,亲切感人,在结构体例上也不俗气,在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浮生六记》是沈复一生的自传,不管是写夫妻生活,还是个人情绪,以及夫妻二人的困境和游历,其中最关键的一条主线就是夫妻二人的感情和生活经历,以及面对喜乐和坎坷困境时,夫妻二人的相知、相守和相爱。今天呢,我们就从本书中最精华的两记——《闺房记乐》和《坎坷记愁》,来看看一本记录夫妻生活和感情的书,因何如此打动人心,以及这位“芸”,为何被林语堂先生称作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播音主持:杨龙腾 王艺颖 刘  婷 刘金龙

责任编辑:梁总培

责任审核:王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