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播台  下午时光
2021-09-29 纵横寰宇

发布者:王昊发布时间:2021-09-30浏览次数:91

 

 

纵横寰宇第四期

 

一、九州风云

1、贵州:绣娘邰木香,巧手绣出幸福新生活

邰木香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报京村村民,9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侗族刺绣技艺,12岁能独立绣出作品,在40多年的刺绣生涯里,她精心收集侗族的民间故事,以刺绣形式展现出来,使故事更加直观,绣品栩栩如生。她还先后开发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侗族服饰、工艺包、绣花鞋、围腰、头巾、枕巾等系列产品,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致富的同时带动当地300多名绣娘实现就业增收。

 

2、河北: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近日,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本次开幕式在河北石家庄、沧州两地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上演了魔术《秘境》、杂技舞蹈《肩上芭蕾》、团体杂技《俏花旦,集体空竹》等节目。

 

3、武汉:中华营造,梁思成、林徽因文献展开展

近日,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展览通过图像、手稿、著述等的文献梳理以及古建复原模型,展示梁思成和林徽因投身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成果以及珍贵史料。

 

二、真相之音

这几类食物变质后很危险

作为消费者,食用过期食物对健康会产生很多危害,特别是以下这几种食物,如果明显变质就一定要毫不犹豫地丢进垃圾桶。

 

腐烂的水果

生活中很多人本着不浪费食物的原则,看到好端端的水果局部腐烂舍不得丢弃,就削掉变质部位以后继续食用。

我们所说的烂水果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冻伤或磕磕碰碰导致的局部组织损坏,这种是可以吃的,不过要尽早吃,时间久了这些部位也容易滋生细菌,另一种则是因为水果放置时间过久,导致霉菌滋生,产生了真菌毒素,这种水果即便削掉霉变部位后也是不建议继续食用的。

水果在腐败变质后会产生并积累很多真菌毒素,并且这些毒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腐烂部位的周围组织中。比如,苹果、梨、桃子等水果腐败变质后,其中展青霉素的量会逐渐增加,这种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会导致食用者发生急/慢性食物中毒,可能会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且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

甘肃农业大学曾对腐烂苹果中的展青霉素做过更加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苹果腐烂的面积越大,其中展青霉素的含量就越高。并且展青霉素还会向苹果的周围组织中扩散,距离腐烂部位越远展青霉素的含量就越低,距离越近含量就越高,并且其含量会随着腐烂部位直径的增加而增加。

腐烂的苹果中展青霉素几乎会扩散至整个苹果,所以水果腐烂后的最佳处理方式就是整个丢弃。如果不想浪费食物就少买勤买,趁着新鲜尽早食用。

 

发芽的土豆 

土豆发芽很常见,有些人会选择挖掉芽之后继续吃。然而,历年来因为食用发芽马铃薯而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从健康安全角度考虑,马铃薯一旦发芽就需要格外警惕,发芽严重的以及无法判断发芽程度的马铃薯,坚决不要食用!

龙葵素是一种有毒的糖苷生物碱,在正常没有发芽的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是很少的,储存时间越久,这种毒素的含量就会越高。在土豆发芽之后,其中的龙葵素含量会大大提高。

摄入极少量的龙葵素对人体不会产生毒性,但是一次摄入二百毫克龙葵素就可以使人中毒,严重还会要命。二百毫克的龙葵素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约三十毫克已经变青或者发芽的马铃薯。

如果是刚刚开始发芽的土豆,龙葵素还仅仅只存在于芽的附近,特别是土豆皮中。这时候可以将土豆去皮,并围绕发芽部位一周厚厚地削掉一层,尽量多挖掉一些,剩下的部位还是可以食用的。

烹调的时候可以多采用蒸或者煮的方式,因为在蒸汽中土豆的糖苷生物碱含量会降低65%,而水煮则可减少80%以上。在处理的过程中加食醋水溶液浸泡,也可以降低龙葵素的含量。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土豆一定要避光保存,因为紫外线的作用更容易促进龙葵素的生成。

 

死掉的螃蟹  

爱吃螃蟹的人都清楚,买螃蟹一定要挑鲜活的,因为死亡后的螃蟹不仅味道不好,食用后还可能致命。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真实案例的:2015年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因为食用死亡河蟹后发生食物中毒的患者,入院当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螃蟹喜食水中的死鱼、死虾等腐败动物尸体,体内体外都沾有大量病菌,死后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分解蟹肉,不仅会导致口感变差,而且总氨基酸含量会下降,有毒的生物胺含量急剧增加,螃蟹品质发生劣变,人一旦食用会导致中毒。

大家可能不清楚生物胺是什么,它其实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正常情况下是生物体内正常的活性成分。适量的生物胺不仅没有毒,还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可以调节生物活性、控制血压。但是,如果摄入过量的生物胺就可能会导致中毒了,比如大家都熟知的组胺就是有毒生物胺的一种,存在于腐败变质的鱼肉中,口服八至四十毫克会令人轻微中毒,超过一百毫克就会导致严重中毒。

在死亡后的河蟹体内,组胺的增长速度很快,即使高温加热后也无法去除,这也是食用死亡河蟹后会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人曾做过实验:大闸蟹死了之后在室温下放置3小时,体内的组胺含量从3毫克每100克增长到了6毫克每100克,后来逐渐增加到七毫克、八毫克……这个量已经可以使人轻微中毒了。

所以,如果发现买回来的螃蟹已经死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还是别吃了,除非是发现的时候刚死然后立刻直接烹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螃蟹的死亡时间,所以还是不吃为好,毕竟美味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速冻螃蟹是可以吃的,因为它是在螃蟹活着的时候直接快速冷冻让其死亡的,然后置于零下18度的环境中保存,安全性没问题,可以放心食用。

 

三、闲情逸事

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建筑之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建筑,也是世界上的奇迹,它也象征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起初的万里长城只是一个防御设施,经过各朝各代的加固以及维修,形成了山峦重叠、形势险峻、气势磅礴的防御城墙。当年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只想防止外族人的攻击,同时给我们后人留下了非常雄伟的遗址。

 

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建筑之莫高窟

莫高窟被称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和墙壁上的博物馆,它的雕刻非常的精美,塑像也闻名于世!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而且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遗址,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从莫高窟石窟的建筑,我们也能够看到那个时候的文化跟古人的智慧,让我们非常的崇敬。

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建筑之恒山悬空寺

 

悬空寺又称为倒悬空寺,悬挂在恒山西侧的半崖上,是国内佛、道、儒三教文化集一身的寺庙,建造的非常有特色,因为每朝每代都会对悬空寺进行加固跟修建,所以能保留至今,也是世界上的奇迹之一。悬空寺的建筑构造,大部分都是经过巧妙设计的,使用了物理学原理,而且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山顶部就像是一把伞一样,会帮他们遮阳避雨,这也是悬空寺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原因。

四、艺术鉴赏录

建筑与雨遇,相与诉衷肠

——浅谈对“建筑是文化的载体”的理解

从最浅显的层次来看“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一言,博物馆是建筑的一种,当中承载了很多历史,是一个年代的文化记忆。有些博物馆甚至就地建立,像秦始皇的兵马俑陪葬坑,是现今发现的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博物馆是当之无愧的文物承载者,是保护和收揽文物的建筑。但是“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远不止于此。

    建筑反应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各不相同,但却均凝聚了一个时代的思想,体现了当时的文化。身处长安,似乎未央宫仍然未央,长乐宫依旧长乐;长城之上,飞将军似乎在张弓搭箭,抵御外敌;莫高窟前,仿佛听到了来自千年前的喃喃经文。这是文化与建筑的碰撞,是今与古的促膝长谈。这便是建筑的魅力,那些见证了王朝沉浮,看尽了时代兴衰的古老建筑的魅力。

    在《后汉书》中有一篇这样的故事:东汉年检间有一个叫羊续的人任南阳太守,一个名叫焦俭的下属给他送生鱼。他收下来悬挂在院子里。第二年焦俭又来送鱼给他,他便将去年那条鱼取来给他看,让他以后不要再送鱼了。这样,“悬鱼”一词便成为了为官清廉的代名词。清身守悬鱼的故事便留在了很多建筑里。悬鱼成为一种建筑的装饰,时常放置于山墙上方,与螭吻垂直。虽然经时间的演变,悬鱼的样式逐渐脱离具象的“鱼”,但是其蕴含的历史故事,以及承载的文化精神却在建筑中长存。

    中国讲求天人合一,而西方建筑却喜欢体现征服自然。这与各自的文化体系息息相关。文化影响建筑,建筑反应文化,承载文化。我们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来举例说明。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与中国古代一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早在周代,伍子胥便提出了“法天相地”的理念。后来管子自由国更是强调了与自然结合的理念。后来儒家思想成为正统,道家也开始纵横天下,“天人合一”的观念愈加深入人心。由此,中国建筑希望更多地展现融入自然的意境。现在很多建筑都是营造出融入自然的形态,比如山东蓬莱的建筑群——蓬莱阁,与环境一同营造出“蓬莱仙境”的意韵。还有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身的恒山悬空寺等。

    《周礼·考工记》对于当时的建筑来说,影响深远。等级制度森严,在建筑当中也有所提现。中国古建筑充分体现出等级制度,屋顶的等级,门钉的数量都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将建筑作为判断等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巩固和体现风险等级制度,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设者对于建筑的创造力发挥,使其开始重视群体组合。例如清代的皇家陵园,其布局错落有致,讲究建筑群体与大自然之间的有效搭配,即因地制宜。

    建筑是前人留下的信笺,横贯古今,链接过去与未来。建筑是科学的艺术,同时又是艺术的科学。承载文化,同时不局限于文化。

    远山看遍白日尽,瀚海揽尽黄水流。这是王之涣与鹳雀楼的相遇,也是一次建筑与文化的相遇。而历史上真样的“相遇”不胜枚举。鹳雀楼传递了王之涣的智慧,黄鹤楼留住了半个盛唐,玉门关外的羌笛还在回荡,布达拉宫还在聆听文成公主的愁肠。建筑噤声,却向再遇见的人,倾诉了她与故人的事。

仿佛无意之间,建筑与文化猝然相遇,一见如故,于是成为形影,再难分割。从此,建筑成了文化的载体,文化变作建筑的内核。

建筑始于时代兴建,见证历史的兴衰,终于承托起一个时代的文化。每一个建筑都以自己的方式倾吐着自己的故事,他们承载的文化,正是他们的核心所在。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篇篇故事,流传出一段段传奇。

 

 

播音主持:田金桐 张祥龙 王珂欣 刘金龙

责任编辑:周宝庆

责任审核:张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