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画轴 第八期
【沧海遗珠】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宋、思想家,河阳人,汉族,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诿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磨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亲”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面叛藩昊元济的战辛,任装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亲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转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
【唐】韩愈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
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本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五言古体长诗,凡十韵,二十句。公元八百零五年,韩愈接到唐廷调令,由阳山令移职江陵法曹,是年由阳山开始出发,至十月到达洞庭湖岸,适遇风浪,不得前行,与同行的张署避风浪于小舟之上。韩愈见景生情,思及于己,并联系个人遭遇而作此诗。在此诗中,韩愈通过对洞庭湖上风浪和周边环境的描写,借助为风浪所阻洞庭湖的羁愁,用暗喻的手法表现出了对个人遭遇的不满情绪,后人评“写得不即不离,自具神妙”。后收入《韩愈集》、《全唐诗》中。
【人间草木】
主题:古代官制
丞相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丞相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邦与丞相一直同时存在。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另,丞相与宰相并非一个概念。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品秩二千石,负责监察百官,辅佐丞相,为丞相的助手,相当于副丞相。成帝绥和元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设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台长。明代燕王朱棣陷南京,将御史府改回都察院,自此御史大夫遂废。
太傅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刺史
刺史,“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各部始置刺史一人。汉成帝绥和元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此去经年】
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其散文题材广泛,寓意深邃。通过自身经历的细腻描写,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一个世纪来,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等,给人以新的启迪。
本段选自冰心散文《樱花赞》
樱花是日本的骄傲。到日本去的人,未到之前,首先要想起樱花;到了之后,首先要谈到樱花。你若是在夏秋之间到达的,日本朋友们会很惋惜地说:“你错过了樱花季节了!”你若是冬天到达的,他们会挽留你说:“多呆些日子,等看过樱花再走吧!”总而言之,樱花和“瑞雪灵峰”的富士山一样,成了日本的象征。
日本到处都有樱花,有的是几百棵花树拥在一起,有的是一两棵花树在路旁水边悄然独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
我的日本朋友告诉我,樱花一共有三百多种,最多的是山樱,吉野樱,和八重樱。山樱和吉野樱不像桃花那样地白中透红,也不像梨花那样地白中透绿,它是莲灰色的。八重樱就丰满红润一些,近乎北京城里春天的海棠。此外还有浅黄色的郁金樱,枝花低垂的枝垂樱,“春分”时节最早开花的彼岸樱,花瓣多到三百余片的菊樱,掩映重叠,争妍斗艳。清代诗人黄遵宪的樱花歌中有:
墨江泼绿水微波
万花掩映江之沱
倾城看花奈花何
人人同唱樱花歌
花光照海影如潮
游侠聚作萃渊薮
十日之游举国狂
岁岁欢虞朝复暮
这首歌写尽了日本人春天看樱花的举国若狂的盛况。“十日之游”是短促的,连阴之后,春阳暴暖,樱花就漫山遍地的开了起来,一阵风雨,就又迅速地凋谢了,漫山遍地又是一片落英!日本的文人因此写出许多“人生短促”的凄凉感喟的诗歌,据说樱花的特点也在“早开早落”上面。
也许因为我是个中国人,对于樱花的联想,不是那么灰黯。虽然我在一九四七年的春天,在东京的青山墓地第一次看樱花的时候,墓地里尽是些阴郁的低头扫墓的人;间以喝多了酒引吭悲歌的醉客,当我穿过园穹似地莲灰色的繁花覆盖的甬道的时候,也曾使我起了一阵低沉的感觉。火车开了好久,窗前拂过的是连绵的雪山和奔流的春水,但是我的眼前仍旧辉映着这一片我所从未见过的奇丽的樱花!
我回过头来,问着同行的日本朋友:“樱花不消说是美丽的,但是从日本人看来,到底樱花美在那里?”他搔了搔头,笑着说:“世界上没有不美的花朵。至于对某一种花的喜爱,却是由于各人心中的感触。日本文人从美而易落的樱花里,感到人生的短暂,武士们就联想到捐躯的壮烈。至于一般人民,他们喜欢樱花,就是因为它在凄厉的冬天之后,首先给人民带来了兴奋喜乐的春天的消息。在日本,樱花就是多!山上、水边、街旁、院里,到处都是。积雪还没有消融,冬服还没有去身,幽暗的房间里还是春寒料峭,只要远远地一丝东风吹来,天上露出了阳光,这樱花就漫山遍地的开起!不管是山樱也好,吉野樱也好,八重樱也好,向它旁边的日本三岛上的人民,报告了春天的振奋蓬勃的消息。”
这番话,给我讲明了两个道理。一个是:樱花开遍了蓬莱三岛,是日本人民自己的花,它永远给日本人民以春天的兴奋与鼓舞;一个是看花人的心理活动,做成了对于某些花卉的特别喜爱。金泽的樱花,并不比别处的更加美丽。汽车司机的一句深切动人的、表达日本劳动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的话,使得我眼中的金泽的漫山遍地的樱花,幻成一片中日人民友谊的花的云海,让友谊的轻舟,激箭似地,向着灿烂的朝阳前进!
深夜回忆,暖意盈怀,欣然提笔作樱花赞。
【黎明之外】
此时的林毅恢复了往日的冷静,虽说内心的痛苦无法平息,但有些问题他必须要问清。
“你还知道多少?”他坐在酒吧最靠里的桌子旁,向刘云问道。
“陈大哥只是让我小心些,然后把他手机上的定位软件发给了我一份。”刘云轻轻地说:“他说让我照看你。”
林毅闭上眼,陈鲁早已料想到了自己凶多吉少,却还是在为他考虑。“他还有说别的吗?”
“别的……没有什么了。”
林毅点了点头:“谢谢了。我想一个人呆一会。”
刘云有些犹豫,但还是起身为他留出了一个空间。
林毅沉重的大脑终于开始运作,三十年来他记忆中的种种在他的脑海里不断闪回,那些喜悦与痛苦同时涌上心头,摧毁着他的理智,让他沉浸在梦幻当中。
他仿佛又一次回到了二十年前,那时的他还是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有一个平凡而又温馨的家庭。父亲是工厂车间主任,母亲是工厂会计,在那个改革开放还没有完全推广开来的时代,这样的铁饭碗家庭是让无数人羡慕的存在。跟他住在同一栋楼的还有两个跟他差不多年龄的孩子,大一点的叫陈鲁,是工厂厂长的儿子,小一点的叫李冠群,爸妈都是工厂卫生所的大夫。
由于父母工作的问题,这三个年纪相差不超两岁的孩子从小就在相互扶持中成长。几个半大孩子还学着电视上的样子义结金兰,陈鲁是大哥,林毅是老二,年纪最小又打不过他们两个的李冠群只能屈居老三。那个时候,林毅曾经以为这样快乐的日子会持续很久很久。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凶杀案改变了他们三个的命运轨迹。在那个暴雨倾盆的寒夜里,林毅的父母、李冠群的父母还有陈鲁的父亲,五个人一同死在了工厂卫生所里,凶手还在墙上用亡者的鲜血留下了一句——“杀人者我”。由于暴雨毁掉了绝大多数的证据,案件的侦破工作进展缓慢,最终,这个案子被收进了档案室,成了被尘封的悬案。
案件发生后不久,陈鲁的母亲也因为悲伤过度而过世,三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几乎一夜之间全部成了孤儿。没人知道这几个孩子在那段时间里都经历了什么样的灰暗日子。其实,就连林毅这个亲历者对那段时间的记忆都是模糊不清的。
大家知道的是,几年之后,这三个孩子同时考上了一所省内重点的司法警官学校,一同走上了这条和罪恶斗争的道路。
三个人在共同中走过了人生最坎坷的岁月,在激扬的青春岁月里,其他同学都在憧憬着爱情与友情。而他们则一起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够捉到当年的凶手,能沉冤昭雪,能伸张正义。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对这三个可怜的孩子报以仁慈,反倒是不断地用困苦来折磨他们。
凶杀案发生10年后,三个人一起上完了大学,来到了同一间警局实习。那本来只是一段平淡的岁月,但又一起轰动全城的大案搅动了几个人的生命之河。在他们的辖区里,一系列针对职校女生的强奸杀人案爆发。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整个社区都笼罩在这可怕这起案件的阴影之下。
由市局牵头组建的专案组快速组成,他们几个作为当地的实习民警也被纳入专案组内,直接参与到案件的侦破当中。尽管三兄弟初出茅庐,但却天赋极佳,陈鲁统筹,林毅取证,李冠群则负责推理,三兄弟之间无间的配合更是让这个小团队更加强大。
凭着多年的学习和经验,他们三人依靠着手中的线索得出了凶手的身份。正当三兄弟满心欢喜地向专案组组长报告了自己的发现和成果后,等待他们的却并不是军功章,而是一纸冷酷的调令,三个人毫无理由的被调派到了其他地区,也因此被迫退出了专案组。
年轻气盛的三个人不甘心就这样抛弃自己追求了这么久的正义,在未经上司批准的情况下私自组织了一场逮捕和审讯。就在真相即将大白的前一刻,一位他们只有地方新闻里才会见到的领导,一脸怒容地闯进了审讯室。
那天之后,陈鲁抗下了所有的责任,林毅和李冠群成了被迫参与进来的无辜者。在他们老师梁至清的极力求情之下,林毅和李冠群才没有被赶出学校。
在经过了几天的等待之后,处罚下达,林毅和李冠群受严重处分,陈鲁则因为滥用职权和非法拘禁被退学收押,在监狱里待了三年。
那之后,林毅毕业进入警界,用十年的时间成了“重案组之虎”,李冠群则考取了检察官的职务,一步步从乡镇法院爬进了蒲城市检察院。至于陈鲁,在出狱后先是靠着创业做上了厂长,又因为各种原因离婚破产,隐藏进了蒲城的地下世界,成了这条灰色地带中最优秀的情报贩子之一。
在经过这一件事情之后,他们三人的性格开始慢慢改变,变成如今的样子。陈鲁依然是那个沉稳的大哥,林毅亦是一条路走到黑的性子。只有李冠群,他看清了前面的黑暗是万丈深渊,而他们三个已经触碰到了边缘。
酒馆中,林毅依然在平复、整理自己的情绪。
他感到有人在靠近。
林毅猛地睁开双眼,还是那双如猫科动物捕食般锐利的眼神。在看到了来人之后,他并没有丝毫惊讶或气愤。
他只是像往常那样起身,走到了李冠群面前。
“我知道,你肯定会来。”
播音主持:张 妍 尹青青 张祥龙 李泽宇 刘 婷
责任编辑:战绶清 孙梦婕 任信清 蒋东旭
责任审核:李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