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红流年第九期
【今日远方】
重庆大学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动态量化评估与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研发”推进会
2021年5月7日至9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动态量化评估与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推进会暨智能康复人机交互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学召开。来自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临床医院与康复机构、企业的专家、青年学者、研究生等60余人参加本次学术活动。本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智能分会智能康复与人机工程学组主办,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市医疗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生物工程学院侯文生教授主持。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动态量化评估与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研发”是国家“十三五”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由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同济大学、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实施的主要目标是针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设计研发智能康复技术与系统,开展临床实验验证和工程应用转化,通过产学研医合作突破肢体运动康复的检测评估、控制控制技术瓶颈以显著提升康复效能。我校侯文生承担其中的“多模态参数反馈与自适应主动交互控制技术研发”课题,主要任务是开发具有刚柔混合结构的上、下肢辅助训练系统及参数自适应控制技术,设计与人体生理及生物力学特征相匹配的运动康复训练模式,设计建立面向康复训练过程及功能状态特征的运动康复知识库以实现康复训练智能辅助决策以及训练模式及参数的自适应匹配。
本次活动围绕“智能康复与人机交互”的学术主题进行交流,深入研讨了肢体康复的神经响应监测、康复治疗的神经环路多靶点刺激、刚柔混合的上下肢康复机器人人机交互设计及自适应控制等智能康复新技术,以及适应临床康复应用场景的智能康复平台设计及其临床评价。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专项强调医工融合、多学科交叉、服务人民健康,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是对做大、做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培养医工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眼盛星河】
校机关党员优质服务示范岗——陈卫:服务师生要温情、温暖、温度
“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大年初三让您跑过来帮我处理卡的同学。”在注册中心的办公室里,一位来办事的湖北籍学生兴奋地和陈卫打招呼。
这还要从2020年的春节说起,大年初三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特殊阶段,一名武汉研究生的学生卡突然失效,当时他十分焦虑,担心学校强制武汉籍在校学生返家或隔离。注册中心的陈卫老师得知消息后,赶紧和学生取得联系,特意从校外的家赶到学校,在晚饭前帮同学把卡片失效的问题解决好。
“这名同学也挺感动,以后每次到注册中心来办事都和我打招呼,我觉得跟学生已经成为了朋友,特亲切。”
陈卫是学校注册中心的一名“元老级”工作人员,1998年中心刚成立,她就被“挖”了过来。从计算机系教学办到学校注册中心,陈卫到了更广阔、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环境工作,“从为一个系服务,变成为整个学校服务”。
迎新、离校、注册管理、排课、选课、成绩管理、网络学堂、学生卡的运行、教学数据的统计、推研的成绩计算、在读证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制作……注册中心的工作贯穿了全校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繁琐而忙碌。为了适应这个岗位,陈卫逐渐修炼成一位“多面手”。
同事眼中的她是“风一样的女子”,工作效率极高,“因为我的工作就像润滑剂,很多事情都是急症,为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完成,必须第一时间处理好。”
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高考推迟一个月举行,招生和新生数据也随之推迟,但新生报到还是如期举行。而且新生入学不再组织现场迎新,全部网上提交信息制作学生卡,“这些工作都要集中在短短的五六天里完成,我们要给足学生时间来上传照片,只能压缩制作卡的时间,最后注册中心全体老师,大概用了三天时间,制作一万多张新生卡,在新生报到时如期发到学生手中。”
面对学生时,她又“慢”了下来,耐心解释、温柔地提建议。同事觉得听她说话“如沐春风”,同学称她的声音“甜度爆表”。“学生来办事的时候,有的是带着情绪的,我们的任务是要把它化解,让这些矛盾软着陆。”
20年前,陈卫在计算机系做教务管理工作,有位同学来办重修手续,当时他心里十分忐忑,担心自己学习不好被老师嘲笑。陈卫温柔地鼓励他说:“这学期努力,一切都能好起来的。”他被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温暖了20年,还在回忆文章中特意提到。
20多年如一日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陈卫有什么“工作秘籍”?她总结了六个字“温情、温暖、温度”,“服务有温情,把师生当成家人朋友;说话要温暖,少反问、多建议;做事有温度,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实现数据多流转、师生少跑路的服务理念,注册中心先后在学校一站式信息平台上线了“调课审批”、“新增、停开课审批”和“毕业生证书制作件网上预约”系统。特别是网上预约证书制作件及成绩单的服务,学生通过网上预约登记需求、二维码扫码缴费;注册中心制作后线下邮寄直接到家。既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又大大方便了学生。期间共有1500名学生预约,邮寄1000余件,得到广大师生的肯定。
今年1月,陈卫入选创建“校机关党员优质服务示范岗”。这份荣誉既是肯定,也是鼓励,激励她不忘初心,“坚守服务育人初心,树立首问负责理念,为师生提供高效、优质、温暖的服务,不辜负‘示范岗’这个称号,为学校机关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蔷薇细嗅】
中国石油大学简介
基本信息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始建于1953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1997年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青岛、东营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5024亩,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15万册;下设16个学院;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0个本科专业;有教师17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近9500人,留学生1000余人。
【青春不贩卖】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转变、大力发展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新时代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赛事,体现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实践。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特色,以“创意、创造、创业”为核心,以“众创、众包、众筹”为模式,突出体现三维数字化技术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和推进,要求首先是实用创新活动,同时必须基于3D或三维数字化技术平台或使用3D或三维数字化技术工具实现。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自2008年发起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至第12届,受到各地方、高校和企业的重视,赛事规模稳定扩大,参赛高校连续每届超过600所、参赛企业每年超过1000家,初赛参赛人数累积突破700万人、省赛表彰获奖选手累积突破13万人、国赛表彰获奖选手累积突破1.3万人;参赛作品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设计作品与团队,并快速成长为行业新锐与翘楚, 备受业界关注;同时大赛一头链接教育、一头链接产业、一头链接行业与政府,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政产学研用资互动不断加强,技术、人才与产业项目合作对接及产业生态平台作用日益突显,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水平最强、影响最广的全国大型公益品牌赛事与“互联网+创新”行业盛会,被业界称为“创客嘉年华、3D奥林匹克、创新设计奥斯卡”。
大赛总则
1.1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转变、大力发展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新时代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赛事,体现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实践。
1.2 三维数字化技术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推动力,是DigitalTwin、CPS与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工业界与文化创意产业广泛应用的共性工具技术,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市场、服务、消费等各个环节,是开启“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变革的竞争基点,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的基础支撑和保障。
1.3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推动三维数字化技术普及、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为主题,以“学3D!用3D!我创造!我快乐!”为口号,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新”为宗旨,倡导“数字经济+创新文化+工匠精神”融合发展,培育“数字工匠”,孵化“数字工坊”、营建“数字生态”,引领数字经济与战略新兴产业,助力万众创新热潮,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践行创新型国家建设。
1.4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特色,以“创意、创造、创业”为核心,以“众创、众包、众筹”为模式,突出体现三维数字化技术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和推进,要求首先是实用创新活动,同时必须基于3D/三维数字化技术平台或使用3D/三维数字化技术工具实现。
1.5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三维数字化、虚拟仿真化和网络互联化的全新方式和现代手段,以3D设计加3D仿真加3D数字制造或3D打印加3D或AR互动体验以及网络共享等,极大降低了创新实践的技术与成本门槛,大大拓展了创新的概念、设计的内涵、实践的形式与参与的范围,使全民参与创新实践成为可能,有力助推了万众创新热潮。
【诗画四年】
村上春树说:“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的不一样了”。一路回望,一路寻不见来时的方向,时光融化在阳光中,把坚持打包在岁月中,体味甜甜的生活,把努力书写到行为中,以为美好的生活。追寻新的风景,感恩着身边所有的人,梦想着心里的远方。
未来藏在迷雾中,叫人看来胆怯。但是,踏足其中时你会发现,云开雾散。愿每一个正在努力的人拨云见日万里晴,云开雾散景分明。
播音主持:相鑫淼 王艺颖 李 解 尹佳菲
责任编辑:宋莹娇 贾博涵
责任审核:芦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