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画轴第六期
【沧海遗珠】
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作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文》。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本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末句这裂帛一问,才使《在狱咏蝉》成为唐诗的卓荦名篇,超然于初唐诸宫体艳诗之上。
【人间草木】
主题:宗法礼制
九族
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即“株连九族”。
昭穆
昭穆是古代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祖父或父子递为昭穆,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之右方,称“穆”。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
七庙
七庙本指四亲庙和二祧庙,分别是高祖、曾祖、祖、父、高祖的父、祖父的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帝王的宗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儒教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五伦
五伦是指古代中国的五种人伦关系和言行准则,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此去经年】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其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
本段选自徐志摩散文《陌上花开》
夜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又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几个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
陌上花开,假如没有了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醉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几个人吟颂了几个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著,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这时,一骑快马飘然而至,驿者把一封书信递给贵夫人。原来,吴越王嘱爱妃只管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恶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吴越王烟逝,爱妃云去,留下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供人凭吊,在吴越国“国除”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土地,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却是萧瑟。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一吐而快。“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胜衰的感慨。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己。
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简直就是为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落。我不敢说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觉悟地抚摸陌上娇嫩而以顽强的花朵。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开中恬静如花,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三月风情”,再采一束“陌上花”,缓缓归。
缓缓归,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黎明之外】
第二天凌晨,当整个世界沉睡在静谧当中,陈鲁却毫无睡意。他绝未曾想到,自己苦苦追寻了如此之久的真相,竟然一直就潜藏在距离自己不到1000米的街区酒馆里。
前二十年间,陈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在历史的尘埃中搜索这那一场又一场血案留下的故纸陈灰。他得到了无数,却又仿佛什么都未曾得到。
真相与他只隔一层薄纸,但他却没有合适的突破之处。而此时,他一直苦苦寻求的关键一步,却在无意中查到的调查的某人身上找到了。
桌面上的电脑里,刘云的资料就静静的摆在那里,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窗口占满了整个电脑屏幕。刺眼的光线划破了屋子里冷寂的黑暗,却划不破笼罩着整个世界的黑幕。当所有的线索被连接起来构成真相后,陈鲁感受到的并不是大白于天下的喜悦,而是在可怕现实面前那种深深的无力感。
只需要一个电话,或者是10分钟路程,真相就停靠在那里,但陈鲁突然踟蹰不前了。只要这一步迈出去他就将亲手撕开了可怕巨兽道貌岸然的面具,随后必然是一场血腥可怕的杀戮。
在这样恐怖的力量面前,他自己、刘云、林毅,以及许多许多相关的人,都可能随时会直面死亡。这黑色的铁幕控制着这座城市已经太久太久,他也不确定这样的冲击将带来的是拨云见日还是血雨腥风。
他骑上摩托,在夜幕下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一片别墅区门口,熟门熟路的翻过墙壁,找到了那栋让自己熟悉又陌生的房子。
别墅的灯光早已熄灭,这座华丽的建筑无声的匍匐在大地之上,安静得就像一只睡着的猫。寂静在大部分时候都会让人恐惧,可此时的寂静让陈鲁心安。看着那闭合的窗帘,陈鲁默默地点燃了香烟,微笑着怀念过去的日子,那些他失去的日子。
这栋别墅是他一生中最为骄傲的东西,也是他的悲哀。这是他所为之奋斗的事业带给他仅存的成果,却也是他理想的墓碑。他曾为之奋斗,也曾在这里享受过快乐的生活。最终,即便他所拥有的一切被再次毁灭,他也留着这栋房子,这里现在居住这他在这世上最后所爱的人。
香烟燃尽后,陈鲁收起烟灰和烟蒂,转身悄然离去,他不能在这里站太久,这可能会给这对母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在他背过身去的那一刻,月光破开了云彩,撒在了别墅的二楼窗台。月光照亮了窗,也照亮了窗后的人。
张丽静静地在窗前坐了许久,她的双腿已经无法行走。在三年前,在陈鲁与妻女的一次外出中,有人想要借意外事故来要陈鲁的性命。有辆车直直撞上了正在停靠在街边的陈鲁的车,只不巧陈鲁和女儿当时并不在车上,车中只有张丽一人。这场车祸无人丧生,肇事司机只赔了些钱便消失了,而陈鲁在沉默的抽了一下午烟后,将一张离婚协议书递给了张丽。
他并不是不爱她,而是他知道,自己做这份工作早已身陷险境,他无法保护好妻子与女儿,于是他选择放手,只要她们平安,他的一切都可以付出。
张丽笑了笑,她看着陈鲁,看着这个自己爱了十年之久的男人。“放心吧,我们会比你过得更好的。”,说完,她便接过了陈鲁递过来的离婚协议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就让我成全他吧。她心想。
盯着陈鲁远去的身影良久之后,她转着轮椅回到了房间。一滴眼泪从张丽的眼角滑落,随后眼泪决堤而下。
离婚之后,每当陈鲁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总会在半夜偷偷地来到楼下抽支烟,而张丽也总是在楼上偷偷望着他。从最初的泪眼婆娑到逐渐习惯,张丽已经很久没有为了陈鲁这样大哭过了。
然而,这一次,张丽的心中突然有种莫名的难过。有一个声音告诉她,陈鲁可能再也不会来了。
再次翻过别墅区的高墙后,陈鲁的手机突然响起了信息提示音,一个陌生的号码给他发来了短信。
当看到自己前妻和女儿的照片以及住址出现在屏幕上的一瞬间,冷汗湿透了陈鲁的衣衫。随后,又一条信息发来:“5点之前到江边第三仓库,不要告诉任何人。”
“如果你不想看到她们的尸体的话。”
陈鲁看着眼前的文字一阵眩晕,他知道自己难免这样的结局,却万万未曾想到结局来的如此突然。原来这可怕的黑暗强大到了这样的程度,让人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他再一次回望身后那无言的建筑,目光穿透了厚重的墙壁,落在了那与他互相守望的身影之上。
这一刻,眼前的世界在黑暗中逐渐破碎,陈鲁只觉得脚下薄冰破碎,身坠万丈深渊。
播音主持:张 妍 尹青青 张祥龙 李泽宇 刘 婷
责任编辑:战绶清 孙梦婕 任信清 蒋东旭
责任审核:李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