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播台  下午时光
2021-04-21 橙红流年

发布者:王昊发布时间:2021-04-22浏览次数:74

 

 

橙红流年第七期

 

【今日远方】

我国实现远距离高损耗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频传递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张强、彭承志、姜海峰等实现远距离高损耗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实验,在大气噪声、链路损耗、传输延迟效应等多角度仿真高轨卫星星地高精度时频传递,验证了基于中高轨卫星实现万秒E-18量级稳定度的星地时频传递的可行性,为未来空间光频标科学实验和洲际光钟频率传递和比对奠定基础。该成果46日在线发表于《光学》。

  高精度的时频传递和比对技术,在计量科学、相对论检验、引力波探测、广域量子通信、深空导航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由于具有最高准确度,频率标准在精密测量和国际计量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目前,新型光频标技术精准程度已经比原有“秒”定义频标好两个数量级。国际计量组织计划2026年讨论“秒”定义变更,技术路线图的重要一环就是洲际E-18量级光频标的时间频率比对。超长距离高精度时频传递和比对,是目前国际计量和精密测量亟须解决的难题,星地传递方式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最可行方案。

  潘建伟团队选用双光梳线性光学采样的时间测量技术路线。相对于多频微波、单光子等测量方法,该路线兼具高测量分辨率和断光续传可靠性等优点,但实现方式较为复杂。他们全面分析了星地链路损耗、多普勒效应、链路时间非对称、大气引入噪声等因素,认为高轨卫星链路具有更长的过境和共视时间、更低的多普勒效应,更有利于实现高稳定的星地时频比对和传递链路。

该团队从大气噪声、链路损耗和延迟时间方面,设计了高轨星地时频传递链路模拟实验。他们通过低噪声光梳放大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在上海市区搭建16公里水平大气自由空间高精度的双光梳时频传递链路,在72分贝平均链路损耗和模拟长达1秒链路传输延迟下,成功实现了远距离高损耗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频传递。

 

【眼盛星河】

王阳元——征途漫漫中国“芯”

人物简介:

王阳元,19351月生,浙江宁波人。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科奠基人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开拓者之一。主要从事微纳电子学领域中新器件、新工艺和新结构电路的研究。

 

求学岁月:

我出身于一个贫寒之家,我的父亲按现在的说法是一个个体户,经营柴米油盐酱醋酒,养活着一家人。尽管家境困难,但是父母对我们的要求极严,他们嘱咐我们绝不可以与他人比吃比穿,唯有认真读书求上进是正道。

学校教育对我的成长起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我有幸在一生中受教于三个百年名校,即柴桥小学、宁波中学和北京大学。

小学阶段我就认真学习,从我记事起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如果在哪次考试中偶然得了第二名,我就感到对不起父母,羞愧难当。

1947年,我小学毕业,以宁波市镇海区统考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浙江省立宁波中学。1949525日,在我中学二年级的时候,宁波解放了;同年10月,新中国成立了。

宁波解放之后,舟山群岛还没有完全解放,国民党还盘踞在舟山群岛,几乎天天派飞机来轰炸。我不得不休学回到家。每天早上,我挑起装着全家细软的箩筐跟着家人去山里躲避,晚上飞机没法来了,我们再回到家里。每天这样来回奔波。1950519日,舟山群岛全部解放,我们才稳定下来。休学半年后,我坚决要继续读书,父母也不忍心耽误我的学习,倾其所有,供我求学,于是我恢复了中学学习。我中学的学习和此后大学的学习都是靠助学金才得以完成的,是人民培育了我,是党培育了我。

对我一生影响最深的学校,除了北京大学之外,就数浙江宁波中学了。宁波中学是以治学严谨、管理有方而著称的。中学阶段对我来说最大的影响有三个:

第一,使我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入学以后我们学生全部住宿在学校里,过着十分有规律的生活,这使我养成了读书做学问的好习惯。上课我专心听讲,效率很高,因此课下我可以有很多时间去读课外书,获取多种知识,这促使我在后来的科研中注意多方面积累知识,拓展思路。我在中学时,把萨本栋的《普通物理学》看了,后来考北大物理系也和这有关。

第二,为我树立了革命的进步的人生观。在课外书阅读中,我阅读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普希金诗篇》等,这些对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我特别喜欢《居里夫人传》,为此,我立下了人生的志向:成为一名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科学家。记得我当时写了一篇作文:《未来的科学家——宇耕在成长》,“宇耕”是我给自己起的一个名字,意为“宇宙的耕耘者”。我的语文老师看了以后很高兴,在班上还表扬了我。这个从小立下的志向成为我日后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为我健康的体魄打下了基础。我喜爱各种体育运动,每天去操场跑步,我曾经是宁波中学中长跑1500米和5000米田径记录的保持者。体育锻炼不仅为我身体健康打下了基础,而且我认为体育锻炼与科学研究有许多地方是相通的。跑400米最累的是在200米左右弯道的地方,挺住了,你就能坚持到底;跑1500米时,我最喜欢向终点冲刺的时刻,当大家都疲劳不堪时,我喜欢鼓足力气冲向终点,去夺取胜利。搞科学研究、著书立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胜利往往产生于坚持,最困难的时候咬牙坚持下来,就会接近胜利,越困难,越要坚持,最终就能享受胜利的喜悦。

中学阶段,我就很喜欢物理课。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是我的第一志愿,也是我人生道路的一个新起点。

刚到北京时,我不太习惯,南方人也吃不惯馒头。那时北京有沙尘暴,经常飞沙走石,我全身过敏。1952年院系调整后,物理系招进180多名同学,上大课时会有300多人。大学的生活是比较艰苦的,当时我们住在第二体育馆,我睡在看台的水泥地上,铺上一个草席就是床,个人用品放在枕头边上。

尽管条件艰苦,但是我的信念就是“求学”“学问”:求学就是求着学;学问就是学着问。这是我最难忘的时期之一。

经过院系调整,北大物理系大师云集。我非常荣幸地接触到了黄昆、王竹溪、虞福春、周光召等物理学大师。我进入北京大学后的第一位老师就是黄昆教授。黄昆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物理学深入剖析及卓越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我一生的治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他影响着我的科学研究和培养学生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学习的规律。除了听课以外,讨论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我每天吃完晚饭就和同学讨论问题,往往就一个物理概念争论不休,有时争论得面红耳赤,当有了统一认识,大家才相对一笑欣然而散。

当时考试是学习苏联的口试形式。考试时老师坐在一个教室,我们抽签,抽到题先在另一个教室准备,然后去和老师面对面答题。我的多数考试成绩都是优,特别是黄昆教授的两次口试,我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还问过我:“你以前是不是当过老师?”但也有教训,有一次数理方程课的考试,我之前有一个问题没有深入理解,于是死记硬背想记住它,结果考试我恰好抽到这道题,但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付不了口试,这门课我最终的成绩是及格。正如毛主席所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个教训让我终生难忘,此后我治学、科研一定要求自己做到彻底理解搞懂。

1956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半导体是重点方向之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半导体专门化,培养人才。北京大学又云集了一批以黄昆教授和谢希德教授为首的优秀半导体教师,我有幸作为第一批学生被重点培养,学习有关半导体理论与技术的多方面知识,这为我长期在微电子领域开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蔷薇细嗅】

上海大学简介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共同创办的一所革命学校。192210月,由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改组而成,于右任任校长。1923年夏,邓中夏任校务长,主持学校工作。上大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开设社会学系、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美术科和中学部,邓中夏、瞿秋白、施存统、陈望道、蔡和森、恽代英、沈雁冰等人先后在校任教。注重开展课外教育活动,开设特别讲座,开展社团活动,举办学习交流会。上海大学由原先的“弄堂大学”变成一所学制完备的革命学府。至1924年春,学生数量达400多人,最多时达600多人。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上海大学师生积极创办平民学校,到工厂区办工人补习学校或工人夜校,参与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等,为中国革命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上海大学也成为“派在帝国主义及军阀的虎穴奋斗的先锋队”。校舍几经变迁,19242月,由闸北青云路青云里迁至公共租界西摩路校舍;五卅运动后临时搬至老西门方斜路庆安里,不久搬至青云路师寿坊;19274月,搬迁至江湾镇自建的新校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大学被国民党反动派武力查封。

 

【青春不贩卖】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大赛目的: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开拓国际视野,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类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质量观、教学质量观、质量文化观。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历届回顾:

第一届

以“‘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为主题,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四种类型。首届“互联网+”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基础上,按照组委会配额择优遴选项目进入全国决赛。全国共产生300个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其中创意组100个团队,实践组200个团队。大赛共吸引了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508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全国上百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 [3]

冠军项目是哈尔滨工程大学项目“点触云安全系统”。

 

第二届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总决赛由华中科技大学承办。本届大赛主题为拥抱“互联网+”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大赛自20163月启动,吸引了全国2110所高校参与,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81%,报名项目数近12万个,参与学生超过55万人。

冠军项目: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微小卫星”。

 

第三届

2017327日,教育部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正式启动,与往届相较,本届比赛增加了参赛项目类型,鼓励师生共创。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陕西省省长胡和平担任大赛组委会主任,各主办单位相关司局负责同志是组委会的成员。本届主题为搏击“互联网+”新时代壮大创新创业主力军。

冠军项目:浙江大学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代固态面阵激光雷达。

 

【诗画四年】

今天想和小伙伴分享林清玄的一句话:心里常有花季的人,什么时候都是很好看的。即使花都谢了,也有可观之处。台下的小伙伴,无论你现在有多么忙碌,都不要丢失积极乐观的心态,快乐与否都是决定在我们自己。

 

 

播音主持:相鑫淼 王艺颖 李  解 尹佳菲

责任编辑:宋莹娇 贾博涵

责任审核:芦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