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播台  下午时光
2020-10-14 校园内外

发布者:王昊发布时间:2020-10-14浏览次数:27


校园内外 第五期


  1. 青年热点

陪伴走过青春少年的广播体操,今天你还会做吗?

 “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原地踏步走……”

当洪亮而又魔性的声音——“时代在召唤”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是不是勾起了你曾经课间操时,开小差的回忆?有多少人每次做操都像梦游,通过转体运动偷瞄后方的班花班草?有多少人跳跃运动蒙混过关,站在原地表演“千手观音”?又有多少人为了逃避课间操,躲在教室里装生病?

当我们长大成人,告别满载回忆的课间操后。这一曾经的“全民运动”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近日,关于课间操跳广场舞的话题频繁冲上热搜。

不少学校将流行动感的歌曲引入校园,再配上学生们欢快的舞步,瞬间吸引了大批媒体的关注。

有的学校将课间操改成了“鬼步舞”,有的学校引入了街舞,内蒙古的学校课间跳蒙古舞,东北的学校,则不出意外地扭起了大秧歌……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形式愈发多样的课间操使得孩子们的运动时间充满了乐趣。

不过在很多年轻人印象中是“老土”的广播体操,在多年以前,也是一项“舶来品”。新中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要追溯到1951年,编排者根据日本的“辣椒操”,创造出了国内首套广播体操。后来每隔几年,都会有一套新的广播体操问世。截至目前,国内广播体操已经迭代至第9套。铿锵有力的旋律,串联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的广播体操都属于成人广播体操。直到1998年,专门为中小学生编制的广播体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相较于前者,这个系列的音乐更为活泼、动作更为轻快,也更适合中小学生。其中,第二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之“时代在召唤”、“初升的太阳”等,成为许多90后学生时代的记忆。

从第一套广播体操诞生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70年的时间。起初,无需任何器械、不受地点限制的广播体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在第一套广播体操发布大概半年多的时间之后,《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广播体操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的文章。文章中指出,当时全国各地已经有40个人民广播电台播送广播体操节目。这些节目每天占用52个波长,总计1205分钟。

据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13座城市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参加广播体操的人数高达104.8万人。每天上午10点,全国40个广播电台同时放送。人们放下手头上的事情,涌到附近的空地上,做起操来。广播体操,这项曾经的“全民运动”,其覆盖人口之广,流行时间之长,其他项目恐难望其项背。

但是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当年万人空巷的做操场面早已不复存在,人们的健身方式也变得愈发多样。瑜伽、骑行、健美操等新型运动项目受到大众的追捧,就连学校的“课间十分钟”也正在被花样繁多的广场舞所取代。陪伴中国人半个多世纪的广播体操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有了新的载体。

此前,央视开始复播第九套广播体操,这一具有时代烙印的全民运动又一次回到了大众视野。人们在怀念青春的同时,也重新拾起了这门技能。

当认认真真跟着音乐做一次操之后,很多人发现,原来我们都低估了广播体操的运动效果,而不少人儿时的运动启蒙,也在一次次的律动中生根发芽。如今,它更像是一支贯穿社会发展,经久不衰的时代旋律,每当熟悉的背景音乐响起,我们还是能想起课间那躁动、活跃的十分钟,那永不褪色的青春回忆。


  1. 育人先锋

此中无限兴 考古可醉人

宿白,此中无限兴 考古可醉人

宿白,汉族,19228月出生,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1952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考古系任教。他是中国佛教考古和新中国考古教育的开创者,2016年获得首届中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

不久前的8月,宿白先生度过了他的91岁生日。出生于战乱频仍、动荡不安的时代,一生经历了民初的军阀割据、日军占领时期的统治、国共内战、文化大革命,但先生的人生却显得波澜不惊,或深入田野、或埋首书斋,始终在历史考古研究和教学的天地里,求学、治学、讲学,心无旁骛,如痴如醉,成就了一位中国考古学界的“集大成者”和中国现代考古教育的大家。先生的人生,恰如他所喜爱的藏族萨迦格言中的一段话:“山间的小溪总是吵闹,浩瀚的大海从不喧嚣。”

在宿白先生的佛教考古研究中,藏传佛教寺院研究格外引人注目。雄踞高原的西藏地区,无论自然景观还是文化面貌,在中国的土地上都独树一帜、别具风情,神秘而迷人,始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近代意义上的西藏考古工作是从欧洲人开始的,意大利人杜奇自19291948年曾八次入藏调查寻访,搜罗了大量文物,也出版了相应的研究著作。尽管这些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在专业性、系统性和深度上都有相当的欠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文明进程、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的关注,促使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西藏。对西藏自治区境内的文物古迹进行综合性的调查,早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初便已经列入党和国家的宏观文化规划之中。

 1959年,中央文化部组织了专门的西藏文物调查工作组,入藏开展工作,宿白先生即是其中的主要成员。19596月至11月间,文物调查组乘汽车从藏北进藏,途经藏北、拉萨、山南、日喀则等西藏大部分地区,行程数万里,时间近半年。宿白先生回忆,“我身体健康,没什么高原反应,吃住和行动都能适应。解放军把寺庙的钥匙给我们,用专车拉着我们到处跑,愿意上哪儿就上哪儿,所以工作效率很高。”当时调查组成员每人一部照相机,宿白先生拿的是一台“莱卡”机。

调查期间大家拍了大量照片。除了照相,每个人都做了大量笔记。宿白先生还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调查全过程。当时,几乎每调查一座寺院,先生都会绘制平面图和立面草图,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图像资料。关于这些草图,在考古界还有一段传闻:宿白先生当年在西藏调查了大量的寺庙和建筑,条件有限,无法用尺子一一测量。虽是步量目测,却“八九不离十”。据说后来有人用尺测量,发现确实相当精确。先生治学的严谨与田野调查的功力可见一斑。

时隔近三十年,宿白先生受西藏文管会的邀请,第二次入藏,十余天的短期考察使他痛心地发现,当年考察过的很多寺院已在十年浩劫中被毁。先生决心将两次入藏搜集的资料重新进行整理,对藏传佛教寺院进行考古学的研究。此时的宿白先生已年近七旬,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参考藏地文史资料,他在古稀之年开始了这门新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参考了大量汉文、藏文和外文资料。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宿白先生赠书时发现,先生藏书中西藏历史文物的一类,大约有260余册,几乎涵盖了2000年之前所有的汉文西藏政教历史著作,都是为撰写《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所辑聚的。先生自陈:“写(《藏传佛教寺院考古》)的时间,实际也是我读书学习的时间,边读边写。”先生对待学术的严肃、性格的谦逊,在研究中表现出的惊人毅力,令人肃然起敬。

藏传佛教寺院研究所涉及的考古工作在当时几乎是一片空白。宿白先生认识到,自西元7世纪中叶到上世纪50年代,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的社会状态,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历史,都在佛寺遗迹中有所反映。因此,对西藏佛教寺院的研究,其意义也就绝不限于寺庙建筑领域本身,也涉及到西藏历史的诸多方面。先生的研究,也就格外注意通过对于藏传佛寺的研究,传递更深的历史讯息。例如先生在对拉萨大招寺第二阶段建筑遗存进行剖析时,发现了11世纪中国内地斗拱的典型样式,从而推断当时的雪域高原就可能已经有内地工匠活动,这些内容在目前发现的任何文字资料中都没有记载。

经过先生近八年的不懈努力,1996年《藏传佛教寺院考古》一书完成付梓。这部著作近30万字,400页,配有数百幅照片和线图。先生用考古学方法把藏传佛教54处寺院、89座建筑进行了分期研究,并按时间顺序画了一张十分详细的藏传佛教寺院分期图,创造性地提出了西藏寺院五期六段的分期方法,并阐明了各时期演变的社会意义。书中的大量草图和照片成为重建修复西藏著名佛迹的珍贵资料。此外,书中还记录了甘肃、青海、内蒙古明末以前和元大都、杭州两地的藏传佛教遗迹的少量资料,对于全面了解当时藏传佛教的分布有着重要意义。这部著作被誉为西藏历史考古学的奠基之作。

宿白先生闲暇时喜欢治印,曾有一方印云:“以寿补蹉跎”,先生的一生挚爱考古,潜心学术,著作等身,可谓从无荒废蹉跎,但先生却总是觉得时不我待,在鲐背之年,仍愿继续投身考古学的发展,兴味不减。他至今仍坚持科研、读书不辍,并始终亲力亲为。这是考古学的感召,是教书育人的魅力,也是先生一生为学、为师精神的折射。

先生成就卓著,仰之弥高,常有媒体希望能采访先生,先生总是婉拒,说“我只是一个教员,一个北大的教员。”说到过往的酸甜苦辣也只是一个词——“不苦”。 当大家祝贺先生获得“蔡元培奖”时,先生非常谦逊地说:“我没有做过什么。”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将一直泽被后学,也汇入北大学风与师风的长流。


李伯重做客新人文讲座,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启示

李伯重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文科博士学位得者之一、国际著名经济史学家,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方面的研究。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后历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等。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近日,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先生做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以“全球经济史视野中的丝绸之路”为题,为到场的百余名师生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经济史视角下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启示。本场讲座系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中国史系列专场第二讲,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助理教授李欣然主持并点评。

讲座伊始,李伯重从当今的“丝绸之路热”为切入点,阐释了“丝绸之路”这一名称的由来。他通过梳理不同阶段对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指出,“丝绸之路”的称呼在学术界存在着诸多争议,另有“棉布之路”“香料之路”“瓷器之路”和“茶叶之路”等说法。直至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考察”研究规划,这一名称才被广泛接受并使用。

李伯重详细描述了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指出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路上交通通道,远比人们印象中要漫长、艰难。他结合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玄奘取经和明代传教士鄂本笃传教等历史故事生动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自然环境的恶劣,丝绸之路可谓是“世界史上最艰难的道路”。

为何丝绸会成为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主角?李伯重认为,古代时候长途贸易中主要依靠骆驼运送货物,因而价值高、体积小、不易损坏、容易搬运的丝绸成为了

二之选。高成本、高风险而又没有太多商品可以购买。丝绸之路上主要是朝贡贸易,厚往薄来。

李伯重指出,“丝绸之路”是文化、思想与宗教交流之路,它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琵琶、二胡等乐器,马球等娱乐活动,葡萄、石榴、苹果等西域特产,也随之传入中原。

李伯重也剖析了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历史上的各种文明既有和平共处的时期,也有冲突的时期。在丝绸之路上,除了贸易和交流,也上演过冲突和战争。另一方面,流行疾病也可能通过丝绸之路得以传播。

李伯重指出,在今天推进建设“一带一路”时,一定要对历史因素做全盘的考虑,统筹研判在今天的情境下怎样取得有利成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其沿线国家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外界因素,努力与各国形成互惠互利、共赢多赢的关系。


  1. 玩转竞赛

第五届山东财经大学新生天梯挑战赛举行

近日,第五届山东财经大学新生天梯挑战赛。本次比赛吸引了我校众多的编程爱好者。

本次比赛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校企协办,选拔优秀计算机编程人才参加中国高校天梯赛。大赛面向全校学生,致力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丰富校园学术气氛,促进校内交流,提高学校程序设计水平,激发新生的学习热情,吸收新队员,为天梯赛事选拔人才。

本次比赛参加人数大幅增加,学生解题能力亦有了很大提高。本次校赛使用学校OJ系统,比赛环境整体运行良好。另外,程序设计竞赛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逻辑分析、策略制定的能力,更体现了同学们对编程的热爱。



青岛大学于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获佳绩

近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临港顺利举行。青岛大学于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获佳绩。

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是面向全国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集成电路设计创意实践活动。

本届大赛包含6大企业命题。全国共有480多支队伍参加,本届总决赛参赛团队分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我院代表队在众多参赛的高水平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全国总决赛日月光企业专项奖一等奖的好成绩。



四、院校趣闻

科考趣事轶闻很多,流传颇广,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无可稽考,相信有些可能是杜撰捏造的。不过科举考试历经一千多年,有些趣事并不奇怪,甚至,许多历史典籍中也不乏科举考试中趣事轶闻的记载,现辑录部分如下,以供博友消遣是也——

1、唐朝人才辈出,但唐朝的选才标准却有点怪。《选举志》提出的标准是:一曰身,就是体貌丰伟;二曰言,就是言辞辩正;三曰书,就是楷法遒美;四曰判,就是文理优长。这四条标准,第一是看长相,第二是看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是看书法,最后才是看文章。诗人罗隐就为此吃了亏,他诗写得不错,但长相却让人不敢恭维,因此屡试不第。

2、唐朝人赵悰,多次参加考试都考不上,家里人讨厌他,也讨厌他老婆。有次岳父家搞聚会,请了戏班子来表演,人人都有座,唯独不给赵悰老婆设座。演出看到一半时,有人来报,说赵悰中进士了,家里人一听,迅速把赵悰老婆请进来,给她披上衣服,换好凳子,然后继续看演出。

3、唐朝末期,举子包谊文采不错,他但得罪了主考官刘太真,刘太真曾发誓不让包谊考中。第一场考试过后,刘太真想缓缓,第二场考试再将包黜退,让他多高兴会儿。第二场考试后,刘太真又放他到第三场,想让他再高兴会儿。第三场考试后刘太真没录取包,拿着名单去找丞相,当时正值朱泚之乱不久,名单中有个姓朱的,宰相很不高兴,让刘太真换人。惊惶之下,刘太真已经想不起其他举子的名字,只记得包谊,结果包谊高中。

4、贺知章做主考官,录取的进士和举子们的期望不符,引起公愤,举人们围攻贺府。贺知章架起梯子爬上墙头,趴在墙上回答举子们的质问。



播音主持:尹青青 陈洁琦 孙艺佳

责任编辑:宋莹娇

责任审核:李汝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