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播台  下午时光
2018-06-15 翰林书院

发布者:王昊发布时间:2018-06-15浏览次数:120


【翰林书院】第十二期


  1. 古韵缠绵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一棵开花的树》是席慕蓉于1980104日创作的一首抒情诗。作者通过对一棵开花的树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于自然的感悟。即生命是不断的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

全诗共三节。第一节痴人痴语,痴得让人感动。你能说这不可能吗?五百年太长,但和巫山上的神女相比,五百年又太短。为爱而期待,千年万年又何妨。这是一个美丽的梦,尽管美丽得有点忧伤。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先声夺人,把热烈、诚挚的爱涂抹得如此浓重。诗的第二节,“我”以树的形象出现。“树”作为一个意象承载了“我”的爱的全部内涵。五百年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佛,“佛于是将我化作一棵树,”诗人为何要将“我”化作一棵树呢?这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我”作为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日日夜夜守望着爱情,坚贞不渝,何等的热烈、执著。这种感情非此意象难表达。

诗的第二节接着写道:“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花开还要“慎重”,可见不是随意开放,只是为“你”而开放,将“我”“最美丽的时刻”奉献给“你”。“朵朵”花开热烈,正因为“我”对“你”爱得热烈。“前世的期盼”照应诗的第一节“求了五百年”,说明这种热烈的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由来已久,使人联想到爱情的逾久弥坚。

诗的第三节“颤抖的叶”发出的微响是来自我心底对爱的声声呼唤,因此,“颤抖”的不再是叶,而是“我”热切期盼的心,可“你”却没有停留地走过去,“我”的倾诉付诸东流。无论何种原因, 这种结局对“我”来说都是残酷的、令人心碎的。既然花只为“你”开放, 而“你”却“无视地走过”,飘零的分明是花瓣,却又不是花瓣,看似矛盾,实则是物化的情感。花自飘零,人自惆怅,令人回味无穷。


二、流金岁月

新时代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今天,让我们进一步的走近邓小平,了解更多关于邓小平的故事。

尊老爱幼,相亲相爱

邓小平晚年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在这个大家庭里,年龄最长的是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夏伯根仅比邓小平大五岁,是重庆一个贫苦船工的女儿。1950年,重庆刚解放,邓小平就把夏伯根和自己的两个妹妹从老家广安接到重庆,1952年又一同到了北京,此后一直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夏伯根在家中操持家务,孩子们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同她交流。卓琳与夏伯根的婆媳关系也非常融洽。夏伯根每年腌制的四川泡菜和豆腐乳等,是邓家餐桌上的必备品。在江西劳动期间,夏伯根和他们相依为命,一起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全家人对夏伯根都很尊重,邓小平夫妇和儿女也随孙辈们一道称她为“老祖”。邓小平去世后,家人继续悉心地照料夏伯根,老人活到101岁高龄。邓小平还有一个小舅舅叫淡以兴,一直在广安老家务农,解放后邓小平虽然没有答应接他出来的要求,但很关心他的生活,每月都要从工资中寄钱给他,直到他终老。

在记述邓小平访问美国的电影纪录片《旋风九日》中,有一幕他在美国肯尼迪中心观看表演后上台亲吻不同肤色儿童的动人场面,解说词说:“无论走到哪里,他从不掩饰对孩子的喜爱。”是的,邓小平爱孩子,在国内视察和出国访问是这样,在家中也是这样。邓小平和卓琳有5个子女,除了战争年代寄养在老百姓家中和解放后住校学习外,都是随父母生活长大。此外,还经常有亲属和战友的孩子住在家中。从在江西劳动时起,邓小平家中陆续有了4个孙辈,像接力一样,每个孩子出生不久就被送到邓小平夫妇身边,由他们亲自“照料”。家属和工作人员曾回忆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压力多大、工作多忙,只要一看到孩子,老人脸上就露出笑容,总是那样慈祥。在《邓小平》画册中有一幅他与孙子孙女坐在家门口台阶上的合影,每个人都是那样地自在开心,邓小平俨然是孩子们中的一员。

夫妻恩爱,相濡以沫

邓小平一生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也深情地爱着自己的家庭和妻子。19398月,卓琳与邓小平举行婚礼后即随丈夫奔赴太行前线。从相识到相爱,从相爱到相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恩爱的家庭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组委会授予卓琳的颁奖词这样说:“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里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在邓小平家中,卓琳可谓是一位典型的贤内助。在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卓琳做过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邓小平到北京后,她专心做机要秘书工作,不图名不为利,尽职尽责。在近60年的共同生活中,他们始终相互尊重理解,相互体贴照顾,同甘苦共患难。邓小平也很体贴妻子,在江西的时候,卓琳身体不好,血压高,有时候上楼梯感到头晕,就对邓小平说:“老兄,扶我一把吧,我上不动了。”邓小平就伸手扶着她慢慢上楼梯。有一次邓小平在工厂劳动时因低血糖晕倒了,这可把卓琳急坏了,赶紧找工人师傅借来白糖冲水给邓小平喝下才缓过来。夫妻俩就这样相依为命,相濡以沫,携手度过了人生的低谷。

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以后,在领导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卓琳站在他的背后,默默地营造着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卓琳和儿孙们有一个共同心愿,就是精心照顾邓小平,实现他“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虽然邓小平没有等到香港回归的那一天,但夫人卓琳代表他参加了庄严的历史一刻。

不为做官,只为做事

1977717日,在决定恢复邓小平领导职务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表示:“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这段感人肺腑之言,是他真情的表白,也是在家中对家人的要求。

邓小平既是一位伟人,同时,也是一位凡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颗普通人的平常心。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儿子。在邓小平的晚年,他希望自己能像普通人一样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在家享受爷孙同饮的天伦之乐。他喜欢孩子,但不惯纵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学到做事的本领。

1992218日,邓小平来到位于上海南京路上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文具柜台,借钱买了四包铅笔和四块橡皮,送给孙子们。他对孩子们说,铅笔是让你们好好学习的,橡皮是让你们明白,错了就要改。他还对孙辈们说:“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作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


、珠海拾贝

传统节日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那本期珠海拾贝就让我们来重温这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吧。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5号前后。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等。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该地区在端午日有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族图腾祭祀的习俗。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2009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静听物语
萨冈说,人生是无限延展的童年

萨冈,法国著名才女作家。她漂亮出众,个性鲜明,行为有些离经判道,喜欢写作、赛马、飙车,备受法国人钟爱。1954年,年仅十八岁的她写出了小说《你好,忧愁》,一举夺得当年法国的“批评家奖”。被视为一个时代的青春代言人的萨冈,其小说明快、典雅,同时富有乐感和诗意,散发着淡淡的愁绪,文字简洁、聪明而从容,将法语的优美展露无遗。代表作包括《你好,忧愁》《某种微笑》《一月后,一年后》《狂乱》等。

苏童说,把生活这件作品写得跟文字作品一样精彩的名作家不多,萨冈绝对算得上一个。萨冈十八岁成名,一生写就四十多部作品,其中占大多数的小说、戏剧等虚构作品,结结实实地构建出她的精彩传奇;为数不多的访谈、回忆录与散文等非虚构作品却展现出一个真实的、带着几分稚拙的永恒少女的形象。如果不是熟悉且深爱萨冈的读者,很容易对这样的文字感到失望,甚至厌倦。萨冈在这部作品中抛开了“小魔鬼”的外衣,像我们青春时代身边那个时而有些小疯狂时而有些小紧张的闺蜜,故作深沉是她,过度抒情是她,直言快语是她,玩世不恭也是她。我们遇到她,就像遇到我们自己;我们熟悉她,就像熟悉我们自己。

《租来的房子》是一首小诗,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并不成熟,似是高中女生的作品,但是其中仍有让人内心一颤的灵光一闪。她不断描述着租来的房子里整理不完的行李箱,窗子,墙壁,器物,台阶……甚至还有阳光与空气,音乐与雨滴。那是轻轻敲打旧日青春的时光印记。在每一处租来的房子里,都有着漂泊而孤独的灵魂无以凭寄,似乎每一次别离都预示着新的相遇。但是告别时的回望里,却永恒地只能看见形单影只的自己。人生的逆旅之中,与我们不断相遇的过客与事物,都只是在不断地印证彼时彼处的我们自己。但是那紧紧追随你,又怜悯你的人,那就是你,我的天使,她永远都在那里,她无处不在,在你租来的房子里,她坐在楼梯的平台上,独自等待着你。

《瑞士来信》是萨冈为报刊写的一系列影评为主的作品,她把这些文字看作是“工作”和“不可推卸的职业任务”,正因如此她不得不去看某些“愚蠢的电影”,并且不能在中途离场。但这仍然不妨碍她在影评里坦率直接地说某一部影片是“美国电影中绝顶愚蠢的代表”。萨冈并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影评对于萨冈来说有如命题作文,有种勉为其难之感。约稿的媒体应该很了解她的影评作品。但这并不妨碍“萨冈”这个名字的吸睛能力,可以说影评是“萨冈传奇”之下的周边产品。但是正因为这种“业余创作”的感觉,使我们觉得萨冈像是那个和我们一起观影的挚友,嬉笑怒骂都酣畅淋漓,没有枯燥的理论分析,没有冗长的道德说教,只是生活的调味与点缀。

《你好,纽约》系列是《你好,忧伤》出版后,萨冈应某女性杂志之邀打造的“你好”系列游记。萨冈坦承自己不懂旅行,没有写游记的天分:“旅行使我又聋又瞎,几乎还有恐慌。”“为了填满那几页我答应去填满的空白,我不得不求助于历史奇闻逸事。”的确,萨冈写游记并不像小说一样游刃有余。她用所有旅行者们喜欢感叹的陈词滥调描述着这些城市,威尼斯“可能是太美了,美得让人窒息”,纽约是“如此美丽的城市,在太阳下闪闪发光”。但是萨冈“像谈起一个生命那样谈起一座城市”,她笔下的纽约、那不勒斯、卡布里、威尼斯,也因此而具有了鲜活的色彩。纽约是充满了激情,“笔直街道的激情,酒精的激情,味道的激情,节奏的激情”;那不勒斯“善于寻找欢乐”,“每一个窗口、每一辆汽车中飘出的音乐,甚至在理发店里,理发师也会按着节拍给您洗头发”;卡布里的一切“都是为了快乐而存在”,“电话并不好用,邮件延期到达,只有在极小的街上才会有汽车,约会并不是认真的,那里的人们从来就不会烦恼”。威尼斯“美丽,古老,盛装打扮”,“它静止在水上,对自己的美充满了自信”。对于萨冈来说,每一座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性格与品位,与其说是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旅行,不如说是不断地遇到具有生命的风景、眼睛与心灵。

人生如寄,萨冈将它演绎成一场场相遇。在不断地与人、与艺术、与风景的相遇中,她向我们展示着一个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



责任播音:赵俊吉殷悦佳李衍豪曹硕井雪雯李晴王莉李柯芸

责任编辑:周香芹 宋慧

责任审核:许凤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