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播台  下午时光
2022-03-09 博观寰宇

发布者:王昊发布时间:2022-03-17浏览次数:87

 

 

博观寰宇

 

一、半梅花半飘柳絮

帕特农神庙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奉祀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它是现存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腊时代建筑物,公认是多立克柱式发展的顶端;雕像装饰更是古希腊艺术的顶点,此外也被尊为古希腊与雅典民主制度的象征,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史迹之一,对于研究古希腊的历史、建筑、雕塑、宗教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另外,此神庙的造型设计使他被选为知名汽车品牌劳斯莱斯的水箱护罩的范本。

 

外貌

帕特农神庙呈长方形,庙内有前殿、正殿和后殿。神庙基座占地面积2300平方英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46根高34英尺的大理石柱撑起了神庙。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外貌看,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细部加工也精细无比。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作了许多创新,事无巨细皆精益求精,由此成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它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东西两立面(全庙的门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也就是说,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难怪它让人觉得优美无比。柱高10.5米,柱底直径近2米,即其高宽比超过了5,比古风时期多利亚柱式(三种希腊古典建筑柱式中最简单的一种)通常采用的41的高宽比大了不少,柱身也相应颀长秀挺了一些。这反映了多立克柱式走向古代规范的总趋势。

 

命名

帕特农神庙是为雅典城邦守护神雅典娜而建的祭殿。神庙背西朝东,耸立于3层台阶上,玉阶巨柱,画栋镂檐,遍饰浮雕,蔚为壮观。整个庙宇由凿有凹槽的46根大理石柱环绕。潘太里科大理石色白,相对帕罗斯岛上的优质大理石来说略显粗糙,所以这里的帕罗斯大理石仅供雕塑使用,光滑和无瑕的质地使它显得尤为珍贵。柱间的用大理石砌成的92堵殿墙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各种神像和珍禽异兽。神庙有两个主殿:祭殿和女神殿,从神庙前门可进祭殿,踏后门可入女神殿。在东边的人字墙上的一组浮雕,镌刻着智慧女神雅典娜从万神之王宙斯头里诞生的生动图案;在西边的人字墙上雕绘着雅典娜与海神波塞冬争当雅典守护神的场面。传说她和海神波塞冬争夺这座城市。

 

雕刻

祭殿的外面的腰线上镂着雅典娜节日的游行盛况:有欢快的青年、美丽的少女、拨琴的乐师、献祭的动物和主事的祭司。在帕特农神庙里,原来还供奉着一尊高达12米的雅典娜女神的雕像。神像设计灵巧,可以搬动或转移隐蔽。形象是这样的;她站立着,长矛靠在肩上,盾牌放在身边,右手托着一个黄金和象牙雕的胜利之神;黄金制造的头盔、胸甲、袍服色泽华贵沉稳,象牙雕刻的脸孔、手脚、臂膀显出柔和的色调,宝石镶嵌的眼睛炯炯发亮……雕塑家在作品完成之后,将之交到了当时最杰出的画家手中,因为他认为画家的最后笔触能给神像增添宗教色彩。这座由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刻家菲迪亚斯精制作的艺术珍品,在公元146年被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掳走,人们只能根据古罗马时代的小型仿制品约略想象她的英姿。

帕特农神庙几经天灾人祸,真是历尽人间沧桑。393年它被改作基督教堂。在土耳其统治时期,它又成了伊斯兰的寺院。1687年威尼斯军队炮轰城堡,引爆了土耳其人堆放在神庙里的炸药,把庙顶和殿墙全部炸塌。19世纪初,英国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额尔金,雇用工匠,把表现雅典娜勋业的巨型大理石浮雕群像劫走。这批稀世之珍,有些在锯凿过程中破碎损毁,有些因航海遇难而沉入海底,幸存的仍陈列在英法等国的博物馆里。

 

内部

神庙的内部,既遵循多利亚柱式的惯例,安排得很简单,又主题突出,庄重宏伟。与一般神庙相同,殿堂均分为前后两间,前厅安置神像,后库存放祭品和财物。帕特农神庙的前厅安置着菲迪亚斯制作的黄金象牙雕的雅典娜巨像,高达12米。为配合这尊巨像,前厅用两层多利亚的柱列围绕巨像的左右和后方。上承屋顶,旁开空廊,更衬托出巨像的高大,而它们的檐部也大大简化,只有额枋而没有三陇板和间板。像之前方直到大门为一片空白,不置任何杂物,却在靠近巨像基座处挖出一个长方形水池,利用池中之水反射从大门而来的阳光,使金光闪烁的巨像更显富丽堂皇。和前厅隔开的后库则是真正的宝库,用来存放雅典海上同盟各邦交纳的贡金。廊前列雕花铁栅,库房用四根柱子支撑,不过柱子是爱奥尼亚式而非前厅所用的多利亚式。这一方面适应了同盟各邦主要属于爱奥尼亚地区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神庙设计思想的一大特点,即按伯里克利所宣扬的“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的思想,把两种柱身容于一身。

 

二、浪花有意千里雪

陈省身

陈省身,祖籍浙江嘉兴,是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被誉为整体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给出了高斯一博内公式的内蕴证明,被通称为高斯一博内-陈公式;他提出的陈氏示性类,成为经典杰作;他发展了纤维丛理论,其影响遍及数学的各个领域;他建立了高维复流形上的值分布理论,包括博特-陈定理,影响及于代数数论;他为广义的积分几何奠定基础,获得基本运动学公式;他所引入的陈氏示性类与陈-西蒙斯微分式,已深入到数学以外的其他领域,成为理论物理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陈省身把主要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现代数学事业。他运用自己在国际数学界的崇高威望,大力推动中国数学现代化的进程,于1980年初启动了三项影响巨大的数学工程。这三项数学工程是:每年一度在中国举办微分方程和微分几何国际会议;举办暑期数学研究生教学中心;选拔中国数学研究生参加陈省身项目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此外,他还以高龄之身走上讲台,给青年人系统讲解微分几何课程。到了80年代的后期,中国已涌现出一批微分几何的少壮人才。

1984年,陈省身应聘担任刚刚创办的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直至今日。1985年,中国数学会设立了两年一次的陈省身数学奖,奖励中青年数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它和华罗庚奖并称为中国数学界的最高奖。1993年,陈省身和丘成桐提出建议,希望在中国举办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由于他们的努力和威望,1998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批准了该项建议,2002届会议将在中国举行。这对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山家烟火春雨晴

香港大学是香港第一所大学,由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及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于1911年在香港岛正式创立;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为香港西医书院首届毕业生。

当时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成立大学,时任港督卢押认为英国同样需要在香港设立一所大学,一为与其他列强竞争,二来让中国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抗衡其他列强文化理念,便于英国向华南拓展势力、巩固其在整个香港的统辖管治。清政府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觉得成立大学有助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遂默许并予以支持。恰又逢当时太古集团辖下的一艘货船发生工业意外事故,导致多名中国船员伤亡,管理层急欲修补公司形象,便一同捐款资助成立港大。在英国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资支持下,卢押最终筹得足够资金筹建大学,于1910316日主持大学的奠基仪式。

香港大学自创校以来始终采用英语教学,其学术研究多可与欧美无缝对接、良性互动,也得益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医学、商科、人文、政法等领域见长的香港大学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界一面独特的旗帜,享誉亚洲乃至世界。

香港大学为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松联盟、Universitas21、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粤港澳高校联盟、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成员,AACSBEQUIS双重认证成员,是全球第一个界定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体的科研单位。

 

四、风定池莲自在香

国务院安委办启动危险化学品企业老旧装置安全风险防控专项整治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部分早期建设的化工装置已运行较长年限,设备疲劳、管道老化、系统故障率上升等问题逐步显现,稳定性可靠性降低、安全风险增大,近年来已引发多起事故。开展老旧装置安全风险防控专项整治,是全面排查、精准管控化工行业发展进程中积累风险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必然要求。

此次专项整治聚焦涉及重大危险源、高危工艺、毒性气体和爆炸品的装置,从基础管理、设备与管道安全、工艺安全、仪表控制系统安全等4个方面,全面评估老旧装置安全风险等级,建立线上台账;区分高、较高、一般和较低4类风险,开展一装置一策分类整治,推动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老旧装置依法淘汰、改造提升和常态化严格管控。

专项整治分为企业对标自评、省级层面和中央企业总部深度评估、分类整治及执法检查四个阶段推进,国务院安委办建立月调度通报机制,强化跟踪督办,适时组织督导核查,曝光突出问题和典型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此外,为贯彻落实《全国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部署,深化提升重点县危化品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水平,结合重点时段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安排,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启动2022年第一轮危化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工作。

 

枕上诗书闲处好

两百年前,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十九世纪的英国伦敦,正在经历伟大的工业革命,成为现代化强国。但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并非人人能够拥有财富成为富翁,还有成千上万城市贫民,在愁云惨雾中艰难度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城市的发展,是以城市普通阶层人民的牺牲为前提的。

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写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讲的是一个诞生之初就成为孤儿的奥利弗,被带到救济院长大,因备受欺凌而逃出魔窟,结果又误入贼窝,历尽磨难和心酸,最终查清身世,收获温暖和爱,也拥有财富的故事。

《雾都孤儿》成书近两百年间,奥利弗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也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奥利弗的悲惨身世,之所以引发我们无数的同情,感动世人,不仅归功于狄更斯描绘的过目难忘的人物,如临其境的场景,酣畅淋漓的讽刺,天马行空的想象,还得益于他描绘出了人类共同的愿望——拥有快乐的生活,生活在温暖的世界。当这个愿望遭遇挫折时,他也鼓励我们不要放弃,而要想办法改造不完美的世界。

狄更斯在场景、情节、人物、语言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在全书的写作背景和主要人物身上,更是采用了象征手法,接下来,我就以奥利弗的悲惨经历为线索,分析一下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最重要的写作手法:象征和无处不在的隐喻。

 

雾都孤儿两大象征:城市化进程中的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

在狄更斯笔下,雾都是英国“现代社会“的缩影,伦敦上空笼罩的重重雾气,像烟像雾的空气,也是一个承载着很多社会问题的意象。

从棺材铺逃跑前,奥利弗拉开门栓,看到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

“那是一个寒冷、黑暗的夜晚。星星在这孩子的眼里似乎比以往他所看到的任何时候都要遥远。没有风,太寂静了,树木投在地上的阴影仿若幽灵魍魉。

狄更斯笔下,《雾都孤儿》中没有过多的景物描写,让人无法窥见这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全貌,但书中描绘的城市环境,给人的感观是一个黑白灰色的肮脏,潮湿,阴冷,坚硬所在。在这个墙壁坚硬地面冰冷寒冷阴郁的城市,上演着贫困、压迫、欺骗、歧视和死亡。

狄更斯笔下的“孤儿”也是一个象征。孤儿这一形象,通常用来映照儿童、妇女,贫民等弱势群体的悲惨境遇。

孤儿生来就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格外敏感,奥利弗刚一出生离开母亲的身体后,就失去了自己的安全空间,从救济院到伦敦,只感到恐惧,而没有温暖。

狄更斯用雾都做小说的主要场景,用孤儿做主要人物。雾都和孤儿这两大象征告诉我们,一个城市发达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物理性质,更取决于这个城市中生存的人;温暖还是冰冷,并不是物质条件的改善,更需要善意和爱的精神。

小说中还有一个意象被反复提及——“绞死“。救济院的官员说想多要一碗粥的奥利弗早晚要被”绞死“;棺材铺的诺亚,在辱骂奥利弗的母亲时,也曾两次提及”绞死“;强盗塞克斯最后死于无意中形成的绞刑,这些都在暗示穷人生活不易。美国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在《狄更斯的小说世界》,谈到《雾都孤儿》中的绞刑意象时说:还有什么比瞬间拉紧绞架上的绳圈更能象征这个冷漠的世界对人的压榨和扼杀呢?

我们无法对奥利弗的悲惨命运无动于衷,狄更斯用他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栩栩如生的场景,成功唤醒了我们的同情,因为在那个晦暗冷漠的雾都,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奥利弗。

 

无处不在的隐喻:幽闭空间的存在逃无可逃,令人窒息

《雾都孤儿》中,小奥利弗经历了太多的幽闭空间,这层层的幽闭空间,也形成了无处不在的隐喻。

奥利弗出生在某个小镇的济贫院,刚出生,母亲就去世了。他被送到一个“比最深的深渊还要深一层的”地方,因为大叫肚子饿被锁在存放煤饼的地下室;回到济贫院,又因为想多要一碗粥,被关进一个阴暗的房间;甘菲尔德先生想带他回去清扫幽暗狭窄的烟道;随后小奥利弗进入棺材铺当学徒,睡在棺材中间,看起来“像个墓穴”,他时常遭到虐待,动不动就被关进地下室。

可怜的奥利弗,只有作为胚胎时,曾感受到母亲的温暖,甫一出生,包围他的就是一个个阴暗、黑暗、冷硬的黑屋子,黑暗、狭小、封闭是奥利弗对空间的主要感受。在遭到棺材铺老板索尔伯里痛打之后,他想到了逃跑。

第一次思考的奥利弗,就决定逃到伦敦去,因为“那地方可大得不得了“。而进入伦敦后,他“从未见过如此肮脏和凋敝的地方。街道又窄又泥泞,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恶臭。”他甚至在考虑是不是逃走,这样的空间,让他感到陌生、不安和压抑,当他非常艰难地爬上那副黢黢的破楼梯进入的是更为狭窄的过道,预示着奥利弗在这里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

这是伦敦的街头,这是伦敦的贫民窟,在《雾都孤儿》中,贫民窟、街道和建筑融为了一体,小镇和都市叠加在了一起,共享着同样的形容词,共同构成了令人窒息的幽闭空间。

他睡在窃贼费金那个“监牢似的密闭空间”,带着焦虑和忧伤,“就像死掉了一样”。这不仅重复了囚禁的意象,还重复了他早先睡在棺材铺的经历,也是他在济贫院待过的煤窖、小黑屋的延续,这些幽闭空间构成了一个黑暗、狭小、阴冷、坚硬的世界。这就是奥利弗想要逃离的世界,但他显然无处可逃。从济贫院到棺材铺再到伦敦,这些幽闭空间都叠加在一起,像监狱一样把奥利弗囚禁起来,暗示着死亡的威胁。

 

个人的身份标签,隐喻另一种幽闭空间

奥利弗受到歧视,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孤儿“身份。他出生在济贫院,刚一出生,他的母亲被医生判定为”结婚戒指都没戴,我明白了。“暗示他母亲身份的不光彩,可能是一个没有结婚的‘堕落女子”;而奥利弗则:

被白色旧罩衫裹了起来,然后打上印章,贴上了标签,对号入座了——归入了教区的孩子——济贫院里的孤儿——下贱的吃不饱饿不死的苦力异类——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会遭人殴打和欺凌——人见人厌,无人怜悯。

一个“堕落女子”生出的一个来路不明的私生子——“孤儿”。这多重标签,注定奥利弗要在狄更斯所在的时代,成为社会最底层的有“污点”的人,甚至棺材铺里的诺亚也瞧不起奥利弗,因为诺亚有贫穷的父母,而奥利弗,是个私生子。

《雾都孤儿》除了描写那些看得见的幽闭空间,还描写了这种看不见的饱含歧视的精神空间:由各种社会偏见和歧视构成的空间,用身份标签对人进行压迫,扭曲并奴役了人对自我的认知,剥夺了人的尊严和正常生活的机会。

《雾都孤儿》中,还有一个孤儿,也处于这个歧视链的底端——梅里太太收养的孤儿露丝小姐。虽然也知道露丝纯洁善良,但因为露丝身世“不清白”,梅里太太并不想让她嫁给自己的儿子;而露丝,也因为自己的这个“污点”,虽然与梅里太太的儿子相爱,却不敢接受这份爱情。

诺亚用语言和拳头欺凌奥利弗,梅里太太却用无形的身份偏见压迫露丝。在这个充满了偏见和歧视的道德体系中,无论是外表凶残的人,还是外表和善的人,都有可能在实质和精神上,对他人形成歧视,压榨甚至剥夺他人的生存空间。

 

于寒雾中看见光,善与爱抵达的地方才是天堂

这个世界生存不易,然而,狄更斯并没有让我们失望,他在黑暗和悲惨中,给了我们光,给了我们温暖。

奥利弗逃去伦敦前,回到寄养所,遇到了小迪克,告诉他自己要出去碰碰运气,明知自己快死的小迪克对他说:再见了,亲爱的,上帝保佑你!

这祝福出自一个幼小的孩子之口,但这是奥利弗听到过的第一个对他的祝福。尽管他此后一生中还将经历磨难与痛苦,艰辛与变故,但他始终不曾忘记。

去伦敦的路上,一位好心的收税员给了他面包和奶酪;一个乐善好施的老太太把她唯一拿得出来的一点点东西都给了他;到达伦敦后,布朗罗先生对奥利弗的信任和爱护,都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这个世界。

只要这个世界还有光和暖,就值得拥抱。

慈善的温情话语,怜悯和同情的眼泪,比奥利弗经历过的一切磨难都更深地浸润了他的心灵,于年幼的奥利弗来说,这些难忘的记忆,比苦难对他的影响更大。即使对于费金这个企图诱骗他走上盗窃之路的人,他也心怀仁慈,在临刑前去监狱探望他,劝他祷告。

现实太过残酷,狄更斯给了奥利弗和露丝一个童话式圆满结局:他们的标签都贴错了,奥利弗继承了遗产,还成了布朗罗先生的养子;露丝也嫁给了梅里太太的儿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奥利弗找到了温暖的庇护所,也是狄更斯内心渴望的理想世界。他想告诉读者,爱心就像阳光和微风,可以冲破阴霾和寒气,改变空间的性质,天堂原本就在人间。

不被爱只是不走运,不会爱则是不幸。学会爱,比拥有爱更重要。无论身处何种黑暗中,只有我心向阳,才能无惧悲伤。

 

 

播音主持:杨龙腾 王艺颖 刘 婷 刘金龙

责任编辑:梁总培

责任审核:孟祥敏 陶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