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播台  下午时光
2021-11-12 锦瑟如歌

发布者:王昊发布时间:2021-11-19浏览次数:52

 

 

锦瑟如歌第九期

 

一、阳春三月桃花酥
中国石油大学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
    近日,科技部公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结果。由中国石油牵头并联合法国工业方法与过程研究联盟、巴黎高等矿业学院所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超高压射流与机械冲击耦合深层地热钻井提速技术”项目获批立项。石油工程学院廖华林教授为项目负责人。该项目属中国和欧盟科技创新合作联合资助机制资助项目,也是中国石油大学首次以共同负责人身份参与欧盟地平线计划国际合作研究。
   
深部地热开发是世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超高压射流与机械冲击耦合深层地热钻井提速技术”项目拟通过中欧团队联合攻关,建立井底超高压射流调制方法,揭示超高压射流与机械冲击耦合提高破岩机理,研发配套装备,初步形成超高压射流与机械冲击耦合深层地热钻井提速技术,丰富和发展深部硬岩高效破岩理论与方法,为深部地热勘探开发井筒高效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廖华林教授长期从事钻完井理论与技术研究,现担任山东省深地钻井过程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以主持人或核心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重大战略合作等各类项目或课题三十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八项。所在的井下过程控制研究团队在管志川教授带领下,围绕深部复杂地层高效破岩方法与提速技术、钻井工程风险预测与控制、井筒完整性评价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团队获得中国、美国、俄罗斯及欧盟发明专利六十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三百余篇,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十余项,在油气钻井工程领域形成了重要影响力。
   
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包含欧盟几乎所有科研项目,分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三大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整合欧盟各国的科研资源,提高科研效率,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二、盛夏白瓷梅子汤

甘如意
    2020
24日,一位女孩骑车回武汉上班的短视频火了。这个90后女孩叫甘如意,用共享单车骑行200多公里,花了四天三夜从家乡荆州到武汉,只为尽快赶回医院上班,好让在一线防疫疲惫的同事休息。
   
疫情初发时,她刚休假回老家荆州市杨家码头村。密切关注疫情进展的甘如意决定动身返回。“我们科室只有两人,疫情这么严重,我必须要回去。而且另外一位同事58岁了,他已经连续工作十多天,也能减轻他的压力。”非常时期,高铁长途车返程已经不现实,甘如意决定骑车返回。拿到乡镇临时通行证明后甘如意骑着自行车就这样出发了。
    2
1日,甘如意在公安县疾控中心拿到县级通行证明,搭顺风车无望后,她拒绝父亲再送独自踏上归途。1日下午1点,甘如意骑到了荆州长江大桥,但是因为交通管制,暂时不让自行车通行。她把车子寄存到一个副食店,打电话给父母,请他们日后取回去,随后步行过桥。那天从下午3点一直走到天黑,她才从荆州长江大桥走到市区。
   
抵达荆州城区后,甘如意好不容易才通过求助找到一家旅馆住宿。休息一晚后再次出发,多次搭车无果,她找到一辆共享单车,依靠手机导航和现场路标,沿着318国道向武汉方向行驶,路上有不少汽车,但骑车的,只有她一个。一路有雨,她的羽绒服早就湿透了,天黑了,她就打开手机手电筒继续骑。甘如意回来当天没有跟单位任何人打过招呼。晚上安顿下来后,甘如意都只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报声平安。第二天一早,她就上岗开始进行血液检测,回来上班这段时间,跟往日上班没太多差别。因为疫情,每天甘如意需要检验二十多份血液样本,然后配合街道、社区防疫做一些辅助工作。她所做的很小,小到她认为理所应当;她所做的又很大,大到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如今,武汉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这一年,甘如意的生活似乎变了很多,鲜花荣誉纷至沓来,站上宣讲台,成为单位领导......又似乎什么都没变,在化验室里一个接一个地做样本,完成好最本职的工作。

 

三、金秋冰糖蘸雪梨

碗净福至

一餐一饭,一筷一碗,吃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与天地结缘。而食物,永远是芸芸众生与天地神灵沟通的最直接通道。对生命心怀敬畏,对食物心怀感恩,方能以淡定的心态,从容而优雅地走完这一生,这也是“碗净福至”的意义所在。

  北宋年间,汴京城外有一富家子弟,仗着家境富裕,生活奢靡。他每顿饭都要吃各种馅料的水饺,但每次只吃里面的馅,将外皮吐出。十几年后金兵入侵,将汴京城洗劫一空。那个不经事的少年已成中年人,此时的他家产散尽,一路跟随着人群逃亡,无奈路途艰辛,吃完了干粮后,终于饿得倒地不起。就在他奄奄一息之际,一个老和尚将他背到寺里,给他熬了一锅面糊,这才获救。

  他起身拜谢,老和尚却摇头道:“无须谢我,你方才所食,本就源自你家,此时不过物归原主而已。”老和尚指着房后的一堆口袋说,当他还是少年时,奢靡之风已被众人熟知,这老和尚每天早上就守在他家门前的河边,将后厨洗碗倒掉的饺子皮细心收集起来,用清水洗净后再晒干,日积月累早已堆满了整个房间,如今身逢乱世,老和尚用它救济了不少人。他听完后,顿时羞愧不已。

  著名主持人汪涵曾透露,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吃饭习惯,他在餐厅挂了一块“碗净福至”的匾,以此作为家训。

  据说当中国女排队员朱婷在土耳其打球时,记者去她在伊斯坦布尔的家中采访,发现客厅里也挂了一幅“碗净福至”。

  不管多么匆忙,在烟熏火燎中品味美食,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感。遗憾的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缺乏的,不仅是对食物应有的尊重,还有对烹饪食物的耐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外卖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习惯了在手机里下单的双手,再也回不到那载满油盐酱醋的灶台……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男女在狭小的廚房里互帮互助,为一道美食而精心筹备,那种在锅碗瓢盆的碰撞中累积出的情趣和风韵,正是爱情永葆青春的奥秘。这便是所谓的饮食男女。

  也许年过半百,我们才终于明白:爱情无须珠光宝气,它渴望的,是在柴米油盐的现世安稳中慢慢变老。

你的碗里,也藏着你一生的福报。

 

四、清冬火锅奶茶串串香

神州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出舱

近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首次出舱任务。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再说“我已出舱,感觉良好”成为此次出舱活动经典画面之一。这场未经排练的感觉良好多重奏,是中国航天人数十年来传承与默契的缩影。

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中,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返回地面后说,“我感觉非常良好,我们的飞船非常正常”。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中,面对舱内警报声,翟志刚说完“我,必须出吧”,毅然选择出舱,太空首次传来中国航天员的声音,“我已出舱,感觉良好”,也让五星红旗首次在太空飘扬。

  从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到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王亚平、将要出舱的航天员新秀叶光富,“感觉良好”四个字成为台前幕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传承坚守的代名词。

  这份传承与浪漫同时也融入新一代“飞天”舱外服的设计与使用中。目前,中国空间站已配备三套舱外航天服。细心的网友发现,舱外航天服上签有使用者的名字。翟志刚穿的舱外航天服上带有刘伯明、聂海胜和他本人的签名,此次新亮相舱外航天服上也已签上王亚平的名字。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套舱外航天服上的条纹颜色各不相同,分别是“国旗红”、“天空蓝”、“闪亮金”。本次出舱,翟志刚身着的舱外航天服为“国旗红”条纹;王亚平身着的舱外航天服为“闪亮金”条纹。十三年前,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让五星红旗首次在太空飘扬;如今这一抹“国旗红”与“闪亮金”又以别样的方式,再次见证驻留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出舱的历史性时刻。

 

 

播音主持:王振康 刘金龙 刘 

责任编辑:张梦瑶

实习编辑:孟玲雪 张高强

责任审核:吕赟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