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播台  下午时光
2018-06-29 翰林书院

发布者:王昊发布时间:2018-06-30浏览次数:119


【翰林书院】第十四期 总结篇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这一学期已接近尾声,我们【翰林书院】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回顾往昔,【古韵缠绵】让我们一起领略了众多文人雅士优美的诗歌词赋;【流金岁月】让我们一起了解到伟人们更多不为人知又感人肺腑的小故事;【珠海拾贝】带我们畅游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让我们惊叹于先辈们智慧的结晶;【静听物语】带我们走进国外文人大家,在他们的笔下让我们了解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1. 古韵缠绵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是舒婷创作于19773月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第一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表达木棉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想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冷漠浓荫下,独自唱那单恋的痴曲。

第二节“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说明木棉偏要打破爱情中只提倡为对方牺牲的藩篱,鲜明的表示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是必须与对方站在同等的地位上。提出了现代女性所应有的爱情观。那就是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都以“树”的形象出现。心心相印,互敬互爱,志同道合。男女独立的人格不但不失去应有的光辉,在相互的掩映下更加璀璨。

第三节“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表明恋人要同甘苦,共患难。正是爱情双方都置身在同一现实环境中,无论是生活的艰辛还是幸福的境遇,他们都一同分享。作者想要表达爱情的坚贞不仅表现在使自己忠实于对方的“伟岸的身躯”,仅达到外貌的倾慕和形体的的结合,而要更进一步,把对方的工作岗位,信念和理想也纳入自己的爱情怀抱。站在同一阵地,有着同一种生活信念。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升华和诗化。


二、流金岁月

我们永远的总理——周恩来

一代伟人,开国元勋,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已经离开我们40多年了,但是,周总理作为我们的楷模,他的光辉形象、他的伟大精神、他的高尚品德,已经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今天,我想和大家来分享两个关于周总理的感人小故事。


1、周总理与延安老乡的故事

 197369日这一天,周总理回到阔别了20多年的延安。总理刚到延安,就打听当年的邻居们现在都在什么地方,想看看他们。后来,总理听说一个邻居住得不远,就叫当地人带他去看看。走进这位邻居的窑洞,总理沉默了,老百姓的日子苦啊,眼前的贫穷情景,总理一眼就看了出来。虽然老乡一再说,他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可是总理没法松开他的眉结。
  总理离开老乡窑洞时,一定要请老乡到他住的地方吃饭。主食是小米饭,黄澄澄、香喷喷的小米饭端上桌,总理眼眶却红了,他吃不下饭,默默注视着老乡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咀嚼着。
  一颗泪珠从总理消瘦的脸颊上滚落下来,滴在饭桌上,总理连忙擦去,埋头吃饭。老乡看见总理落泪了,心里发慌,悔不该大口吃饭,让总理知道他们的生活贫困吃不上细粮。老乡惶惶不安起来,不敢再添饭了,总理却坚持要为他添饭,让他再多吃一点儿,老乡几乎是含着泪吃完了总理为他添的这碗饭。
  当晚,周总理在自己的房间和延安地区革委会的领导谈话。从晚上10点一直谈到12点,还不见人出来。警卫们在门外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见人走出房间。大家进房间,想安顿总理睡下,一进门,他们不由地停下脚步……总理阴着脸,情绪低沉,呆呆地坐在沙发里一动也不动。
  周恩来知道,延安需要中央给政策,给优惠政策。当时,全国的经济建设就处在无序的混乱之中,这使得总理忧心忡忡,非常不安。
  周总理究竟在沙发里坐了多久谁也不知道。第二天,周总理面带微笑,也带着心事,离开了延安。


2、周总理与龙门碑刻拓片的故事

 19731014日,周恩来陪同加拿大特鲁多总理一行前来洛阳访问。下午,摄影记者带着照相机,跟随周恩来驱车前往龙门石窟游览参观。
  周恩来和贵宾看到了宾阳洞,来到禹王台。这里正在出售龙门碑刻拓片,周恩来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当他知道这是魏碑拓片后,就拿起一套散发着墨香的拓片反复地看,有些爱不释手。他问:
  “多少钱一套?”
  “500块。”
  周恩来扭头问身旁的秘书带了多少钱,秘书面露难色,轻声说带得不多。周恩来又问了几个同志,都说带得不够。
  秘书向总理建议说:“是否到北京汇钱来,请他们寄一份?”
  周恩来赶紧摆手,制止了秘书说:“不行,那样做,他们就不收钱了。”
  周恩来的举动,让旁边的市委领导脸上有些挂不住了——总理喜欢我们石窟的拓片,这可是我们洛阳的骄傲。偌大的一个古都,连给总理送套拓片都送不起?那也太寒碜了。他马上向总理提出:“总理,我代表洛阳送您一套!”
  “嗯?”周恩来马上警觉地望着这位领导,口气非常严肃,“怎么能这样呢?”市委领导不好再提“送”了,因为这是周总理最忌讳的“礼节”之一,也是他铁的纪律,更是他为人清廉的真实写照。
  周恩来反复看了半天拓片,最终还是因为没有凑足500元而依依不舍地离去。

从一些小事上,我们不难看出周总理的独特魅力,他富于同情心,理解他人,善于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见过他的人都会被总理的独特魅力而感染和吸引,这也是总理在世界外交舞台上赢得尊重的原因。


三、珠海拾贝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先辈勤劳的开垦,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结晶。然而,新奇事物越来越多的出现,许许多多原本传统的东西被我们抛在了脑后,希望通过本板块的分享,能够加深我们对古文明的认识。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它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今天,剪纸依然是中国百姓用以表达意愿、思想和情感的方式或形式,它介入当代民俗活动,呈现出互动的活力和再创造的面貌。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年画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不仅在题材内容里,从各个年画产地习惯的体裁、用色,线条及其不同的版味,也能一眼识别出来。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中国京剧

京剧是流传全国的一种戏曲。在国外,它往往代表着中国的戏曲艺术,所以又被称为“国剧”,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其实,在中国许多的地方,古老的文明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或许在江南的水乡,大漠的边疆,古老的山脉以及千千万万的地方,它们永远不会消失,它们会世世代代的影响着我们后人。


四、静听物语

托尔斯泰和他的庄园

我在中学时看过根据托尔斯泰《复活》改编的黑白电影,从此迷恋上了他的作品。他有四部长篇小说,按写作年份排序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哈吉穆拉特》。除了写高加索农民起义的《哈吉穆拉特》较为人陌生,其他三部都为人珍爱。

尽管他早年已写有《童年》、《少年》、《青年》三部曲,但通常认为《战争与和平》才是他落笔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俄国1812年抗击法国拿破仑入侵莫斯科的宏大历史为背景,书写了俄国人口中的“第一次卫国战争”,那种驾驭重大历史题材的从容不迫,那种见微知著的文学功力,特别是对俄罗斯性格的全方位体现,令人折服。《安娜·卡列尼娜》所塑造的安娜及其人生悲剧,是人们反复嚼味、常读常新的故事。到写《复活》时,托翁已近晩年,经过一生苦苦求索,他反对暴力革命,把社会进步和消灭罪恶的希望寄托在宗教与个人的道德自我完成。

托尔斯泰的人生也充满了故事,承继父母福荫拥有了领地、庄园和农奴。所以他也像许多纨绔子弟一样,有过不羁的青年时代,退过学,当过兵,酗过酒,赌过钱。难得的是他娶了一个长袖善舞的女强人索菲娅,替他管理庄园事务,保证了心无旁骛的写作。只是,托尔斯泰一直不放弃对社会改革的探究,年轻时探索改革农奴制度,年老时声明放弃版权和财产。这引起了索菲娅的强烈怨忿,于是夫妻争吵、分居、冷战,他决定出走高加索或保加利亚。

决意出走,是托翁为了给心灵找一个安放的家园。他选择割断与贵族的社交,回到自小熟悉和热爱的庄园,像农民一样粗衣淡食,耕田种地,过起了清简生活。但其时他的精神深陷挣扎,他退无可退回归的庄园,也不是令他心静的绿洲了。后面的故事未免带点悲凉。托翁以八十二岁的老身仓惶出走,在十一月的寒冬里因风寒得了肺炎,在一个小火车站挣扎七天后离世。索菲娅在他弥留前赶到,亲吻了他的前额求他宽恕。

后人为了缅怀托尔斯泰,一直保留着他所住过的庄园,也就是如今的托尔斯泰庄园。一直以为庄园就在莫斯科附近,实际上却在莫斯科西北二百公里的图拉市雅斯纳亚波良纳镇。

来到托尔斯泰庄园,未见到想象的庄重雍容,但大门口直径二米多的绿顶白身圆柱颇显特色。绿林深处,有一座残旧的大宅,大宅的正面墙上有大小十一扇窗,楼下有两个带篷的白色阳台,这就是托翁的旧居,是他前后住了六十年的地方。他在这里完成了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

走出她的故居,往左边一条林荫小路走去,在那儿我们见到了俄罗斯作家擅长表现的田园风光,他们笔下的小矢菊和知更鸟仿佛随时跃动眼前。五月的阳光明媚,我们心中对托尔斯泰的情感添了一份厚重。正如歌德评价“莎士比亚是说不完的”一样,托尔斯泰同样也是说不完的。



责任播音:赵俊吉 殷悦佳 李衍豪 曹 硕 井雪雯 李  晴 王  莉 李柯芸

责任编辑:周香芹

责任审核:许凤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