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播台  下午时光
毕业生专题之学习

发布者:王昊发布时间:2018-05-28浏览次数:120


青春是一道不落的帷幕

——纸窗明觉晓


倾身仰望天边夕阳,附耳细听窗外雨声。斗转星移,日月交替;流年似水,白驹过隙;华不再扬,驻景挥戈。窗外的艳阳烘烤着大地,用炽热告诉我们:“夏天已至”,无情地告诉我们四年光阴已悄然逝去。每一次的离别都在夏天,明明是最火热的季节,却承载着最盛大的离别。

四年来,我们收获了友情、爱情;我们或走向辉煌,或甘于平淡。我想,学习,依然是大学生活的灵魂。


【是满载而行,还是黯淡落幕】

提起学习,绝大部分的人都会用枯燥二字形容。高中的时候,一摞又一摞的试卷压迫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我们在题海里苦苦挣扎,仿佛迷失了方向。但那时,我们有一盏指明灯,光芒虽小却可以指明道路。那盏灯叫做大学。

在高中老师的嘴里,大学等于自由,浪漫;等于彻夜不眠,不用早起;等于吃喝玩乐,无所顾忌。于是大部分人都为这所谓的天堂诱惑,宵衣旰食,只为走入一所大学。

大学对于人生而言是一段崭新的开始,是一段新的旅程。在这段旅程里,花花世界存在太多诱惑,存在太多分岔路。也许只是一个没有察觉的错步,我们却再也找不到来时的路。

多少人的午夜梦回,又坐在了高中的教室里,做着那永远都做不完的卷子;又有多少人的午夜梦回,回到了高考那一天,低头看着眼前的高考试卷。突然间,噩梦惊醒,只想告诉自己,我已经是大学生了,不需要认真听课,不需要完成作业,睡到自然醒,玩到筋疲力尽再说吧。

于是,大学生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只要胆大又心细,大学天天寒暑假。夜晚十二点映在窗户上的微弱光芒,不再是为奋笔疾书而点亮的灯光,却是手机、电脑透出的光亮。这是你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吗?大学生活真的应该这样度过吗?

有人问,一个人的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

以前的我们高呼及格万岁,以前的我们坚信不挂科的大学是不完美的,可如今呢?时过境迁,及格只能让你拿到毕业证,却无法得到学位证。于是,学长学姐和老师在刚入学时就告诉我们,七十分万岁!

如果,青春里美好的四年、充满无数希望的四年、最朝气蓬勃的四年都换不回毕业证和学位证,午夜梦回,难道不会因此羞耻或悔恨吗?

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已经过去的年月纵有万般无奈也无法逆转,却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所谓学习,当然不仅仅是指学好本专业的课程,还要学会自我完善、学会为人处世。请相信,只要愿意学习,肯定可以提升自我。


【不是野人嫌月色,免教风弄读书灯】

也许,是日复一日,吃完玩乐的大学生活让我们失去了激情;也许,是学长学姐的血泪让我们反省自身;也许,是老师、家长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幡然醒悟。但是,无论如何,想要学习,请先静下自己那颗浮躁的心。

大一的时候,我们曾立下豪言壮志要好好学习,做有志青年。可是没过多久,我们便体会到了上课刷微博、逛淘宝、看小说的乐趣。那个时候,我们总是想,就看一眼,然后再认真听课。从此之后,那些豪言壮志如过往云烟,数据线和充电宝成为了上课必备。偶尔间,抬起头,望向黑板,一片茫然,再也不知高数是何物。我们也曾想认真听课,可是,眼却时不时地瞥向手机屏幕,心已经静不下来了。

一年过去,我们回望大一那一年,却发现自己学到了很少的知识。许多课程,即使通过了考试,也只是临阵磨枪,根本没有领会到其中的精髓。在大二,我们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或许,很多人认识到了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开始试着放下手机,抬头听课,课间的时候老师身边也有;了询问问题的同学,同学间也常常为了一个题目你来我往,各抒己见。然后,我们发现,正确解答一道题目的快乐和成就感是玩手机所不能比拟的。

那么大三我们又做了什么呢?专业课的难度逐渐加大,我们突然发现,考前突击的效果已经不如以往,计算题也只靠死记硬背才能掌握。课堂认真听讲已经成为常态。其实,放下手机,聆听知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此外,进入大三,考研和就业两座大山压上了我们的肩膀。我们又重新站在了人生的分岔路口,再一次面临决定我们未来人生旅程的选择。可是,你发现了吗,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你都必须继续学习、继续深造。所以说,大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在理工大,大部分的工科生考研都要考高数、英语。两年过后,大一学过的高数早已还给了老师,英语水平较高中相比也直线下降。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们重新拾起高数课本,重新拿起单词书籍。从轻松娱乐的环境再重新回到学习的紧张氛围是不习惯的。一开始总会静不下心,学习五分钟,娱乐两小时。但是,就业与研究生考试的带给我们的压力与日俱增,我们开始逼迫自己静下心,去学习。自习室的书桌上,复习教材一本又一本。我们终于又再次进入了绝佳的学习状态。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卸载了手机上的各种追剧、游戏应用,甚至将智能手机换成了老年机;我们远离了曾经热衷的各种娱乐活动;我们也彻底的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

每天清晨,当学校里大部分人还处在梦乡时,我们已经装好行囊,朗朗背书声在教学楼里回响。每天傍晚,当一些人在游戏里快意恩仇时,我们还在一遍又一遍的刷着无聊又枯燥的试题。有时候,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甚至崩溃,也确实想过放弃。但是,放弃又显得那么不甘。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这样数着日子,坚持下来了。

无论是考研、考公,还是就业面试,当所有都尘埃落定的那一刻,再拿起手机,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大四了,突然发现时间过得这么快。我们还没有充分享受从研究生、公务员考试中抽身的乐趣,就发现,毕业近在眼前,毕业设计也要开始着手了。现在的我们已经摆脱了大一的浮躁,能够让自己的心再次平静下来去查阅期刊、论文,去学习那些我们不曾触及的专业知识。毕业设计也只是为我们的大学四年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大学的时光有限,不是所有的技能点都能刷爆的,也没有什么是大学必须要刷满的技能。成天待在化学实验室里分析化学物质的你或许有颗爱好摄影的心;忙着考各种会计学证件的你总想着周末来场远足;在堆满工图的桌前的你还是有着仗笔走天涯的梦想……一个人的热情是值得珍惜的,错过了大学时光,我们可能毕业后就更难实现了。在大学用美好青春年华,去学习除了专业技能外的技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可能你大一的时候参加了哪个学生组织或者部门,学姐学长们要求你要熟练掌握基本的电脑办公软件,你以前觉得你打字挺快的,做表格、幻灯片都做的很完美,就在你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还不错的时候,你突然发现学长学姐只用了你做这些的一半的时间来完成和你一样的工作,关键是质量还比你的好,于是你开始认真得练习起来。

到了大二,不知道哪个老师经常给布置制作视频的作业,于是为了期末综测能拿到一个好成绩,你向学习广播电视专业的同学请教摄影的问题,你还专门从淘宝店里花了二十五块钱买了视频编辑软件,无事时便从床上桌的抽屉里掏出电脑,打开软件,仔细地研究每一处的用法。

不久之后你觉得摄影挺有趣的的,便报了一个摄影的学习班,从此之后你每次出去,手里都会拿着一个小巧的相机。你很喜欢以前的一张随手拍下来的照片,便把它发到网上参加了全国摄影大赛,出乎意料的竟然得了一等奖。

你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拿到了驾照,室友羡慕地说你很有学车的天赋,只有你自己知道练车时你会在六点准时到驾校等着,一月里见鬼的冷天气。

英语专业的同学准备翻译资格证考试的时候,你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考一个,毕竟自己以后的就业可能也会需要。于是,你拜托要考这个的同学给你买了资料书,每逢老师指导考证冲刺的时候便溜去听课,如此,竟然轻松地过了三级。

接下来的两年,你又断断续续地学到了除自己专业之外的很多东西。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也许等到最后你写简历时才会发现,此刻的你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稍一发力便能触摸到自己的目标。

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个巨人就是我们自己,宽厚的肩膀是由我们四年里一点一点得积累而来。

知乎上有一位老师分享了一个概念——进步阶梯。你会发现它很像一个畸形的楼梯,之后的每一条横线与竖线都比之前的要长,并且是不规律的。横线代表平台期,竖线代表跨越期,而学习一项技能的进步过程简直跟这个简单的图形一模一样,也可以说成是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异类》一书中有一万小时理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相信经过四年的成长,该踏上另一段旅程的你们也已经拥有可以令自己自豪的“肩膀”了吧。


【浮生若梦谁非寄,得意浓时便可休】

大学是象牙塔,却更多的是一个小社会。我们进入大学,一只脚就踏进了社会。我们需要在大学里成长,在大学里学会为人处世,学会适应社会,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生存。

生活的风风雨雨是一把无形的刻刀,在给每个人雕像。

以前的我们年少,依赖着父母、老师,凡事不用自己操心。如今的我们孤身来到另一个城市,人生地不熟,我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忍下对于生活的心酸失落。

在大学,我们学会的第一个词就是礼貌。开学的时候,有许多学长、学姐会很热心地解答我们的疑惑,带领我们熟悉整个校园,作为我们的领路人。进入一些学生组织,遇见了更多的学长、学姐。每次遇到,我们都会呼唤他们一声学长或学姐。

有时候,学长学姐会给我们布置很多任务,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分身乏术,心里不满却无法言说。可是,我们都明白,每个人都经历过我们正在经历的种种,学长学姐也是如此走过了这条路。我们只能用积极的语态去给学长学姐保证会完美的完成任务。忙碌时,一下午会收到三条短信,每一条短信都写着“不许请假”,我们分身乏术、无可奈何。被逼无奈,我们学会了周旋,有时候还会说出一些小的谎言。我们自以为瞒天过海,后来才发现,学长学姐看透了一切却包容原谅了我们。

我想,这也是学长学姐在为人处世方面给我们上的另一堂课。我们以为自己足够精明,但永远不要以为任何与你接触的人比你傻、比你笨、比你容易上套,学会包容,得饶人处且饶人。

随着我们不断成长,同学间、朋友间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也有了不同的决定,曾经志同道合的挚友也有可能分道扬镳。有些人每天都在自习室里成为了别人嘴里的“书呆子”;有些人泡在实验室最后变成了“大佬”;有些人则在各种学生组织之间游刃有余。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别人贴在我们身上的各种标签与他人产生矛盾。我们也会嘲笑、看轻一些人。但是,最后发现,只要一个人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他总是会走向成功。而成功人士,就是一个统一的标签。

我们要学会欣赏,学会欣赏他人性格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他对生活的态度;学会欣赏他为人处世方面的优点。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这么一句话: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周六下午,舍友们都在,可是大家都做着自己的事情,气氛压抑得可怕。一个人早起,一个人去买早餐,一个人坐在第一排,看着舍友手挽手一起迟到。”你是不是也像这样,曾在某一个突然的瞬间觉得自己无比的孤独?

汪国真曾在在《孤独》中这样写道:“孤独若不是由于内向,便往往是由于卓绝。太美丽的人感情容易孤独,太优秀的人心灵容易孤独,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他们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

心理学也提到过这样一个逻辑:经历过一定的孤单才有成长。而且,孤单的人往往更加优秀。因为资质平庸的的人大量存在,至少占有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他们会很快找到一个与之同声同气的人成为社交伙伴。相比之下,资质优秀和突出的人本就是稀有的,他也更难以找到能与其共舞的伙伴。

曾经听过一位同学给我讲她的故事。六个人的小宿舍里,室友间相处还算融洽,起初大家都喜欢簇拥着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洗澡、一起上课,但是后来因为都分别加入了不同的部门,圈子变得不一样,加上各自的目标也不一样,感情自然而然开始变淡,到了后来,她除了晚上回宿舍之外,与几个人几乎很少有交流。一个人起床,一个人骑车去学习,一个人在便利店买面包,一个人回宿舍洗澡,一个人带着耳机听大家热热闹闹讨论明天的日程,没有人会想起她,因为目标不一致,不需要在一起。

刚开始她发现自己离室友们越来越远的时候,也采取过一些措施来补救。她又重新尝试着和室友一起吃饭,一起行动...然而她与她们的爱好,三观,生活习惯的差别也越来越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她攒了几千块钱,买了个二手的单反。室友们不能理解,而是觉得这三千块钱可以买好多支口红。但她又发现,有时候孤独也挺好的。她一个人去自习,这样每天就不用像应付式的读教科书,可以像个幽灵一样,游弋在图书馆的任何一层,随时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想离开,也不需要跟什么人打招呼,她随时心血来潮,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

其实时间久了你就会明白,孤单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它不是洪水猛兽,你要做的就是去接受它而已。有人说,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大学里的孤单,可能会令人难过,但是强行合群,会消耗一个人的热情。我们之所以在大学里聚在一起,不是因为兴趣、爱好都百分百符合,而是因为我们刚好选了同一个专业,刚好分到了同一个班,同一个宿舍。

于是,你可以享受这份孤独了,参加一些活动,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回到宿舍可以和学霸室友讨论高数难题,又偶尔可以和爱打游戏的室友开黑。到了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你会在考研自习室认识几位朋友,都是各自学习各自的专业课,也有不同的学习计划。只是到了晚上将近十一点的时候,一起收拾书包,踩着月光回去休息。这时你们是孤单的。但出了教学楼,从便利亭里买了几种酸奶,还互相鄙视对方口味清奇时,你们又是不孤单的。

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

到了现在,你一个人从所有灯都熄灭的图书馆走出来,抬头看了下夜空,在理工大待了那么长时间,还没有看到过几次这样可以称得上干净的天空。或许你会突然兴起,指着那颗最亮的星星小声地喊,看,整个夜幕都是我的。

就这样,你可能独处的时候会觉得孤单,但是你不是一个孤单的人了,你知道求同存异,也知道如何和自己相处。


【有时候你离了悟,只有两毫米】

四年了,我们学习了种种,是时候,回首往事了。

四年前,你是不是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山东理工大学?

刚刚跨过了高考的独木桥,结束了那段暗无天日、兵荒马乱的日子,我想,绝大部分人都在期待着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是忙碌?是精彩?抑或是平平淡淡?那么,刚来到山东理工大学时的你是什么样的呢?

或许,那时候你踌躇满志。你听惯了高中老师那一套“大学是天堂”的理论 ,你发现果真是这样,再也没有哪位老师像高中的老师一样苦口婆心得劝你去学习,在这里,学习全靠自己的主动性、自觉性。你自认为从小到大都是个自控能力较强的人,对老师、学长们的劝导也没放在心上,倒是一心一意得想加入几个部门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

或许,那时候你迷茫懵懂。新生入学军训之后,你就加入了好几个部门,开始像旋转的陀螺一样周旋于各个工作场合。你觉得你过得虽然累但很充实,可是后来被期末成绩狠狠打脸了。你忙于工作而疏于学习,期末挂了两科,没挂的也没得高分,都在六七十分左右。寒假里,你回到离开半年的家开始反思自己,第二天一早,便给两个部门的部长打电话辞去了工作。因为你想起来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话:现在的学生都有点本末倒置,每天都是挤时间给学习,一天学习专业课的时间有多久,如果你只是想锻炼自己的能力,直接去社会工作不就行了吗,来大学干什么?你恍然大悟,明白真正的强者从来都不会干出得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事的。

或许,你开始变得勇敢。大二的时候你被室友拉着参加了辩论赛,你觉得自己嘴皮子不利索,一直对这个比赛怀有抵触心理。沾了室友的光,你们挺进了决赛。在面对台下乌泱泱的人时,你不知从哪来的勇气,学着以往看的电视剧里辩论的样子,站在台上侃侃而谈。从这之后,不管再参加什么你都不会露怯了。我想勇气大概就是经历了很多,突然了悟,然后对于新的考验和麻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或许,你学会了睿智圆滑。现在已经大四的你,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刚来时的毛头小子了。班级投票从三位同学中选出两位评为优秀学生,你是其中的一个。投票结果出来后,你只有寥寥几票,看着剩下两个同学呼朋引伴的样子,你突然意识到学长学姐说的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是什么意思。于是你也开始注重起人际关系,说不上是迎合他们,最起码下次投票的时候你没有因为这个而被拖后腿。

或许,你变得更加成熟。成熟不仅仅是外在的变化,更是看待事物,分析社会现象时的一种价值观念的变化。经历了四年风雨的洗礼,你不再会去依赖别人,遇到事情会先冷静分析,再想出解决的办法,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毛毛躁躁,而是真正从一个强者的角度来处理事情。也许你会领悟到两句话:理性是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而成熟是莫赌天意,莫弄人心。你正在学习如何变得更加成熟,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在当下的年龄里,不幼稚,也

觊觎成熟。

有的时候,了悟是瞬间的事情,纸窗的厚度是两毫米,冲破一个纸窗的桎梏,只需要两毫米的距离。

钱理群先生曾将大学时代归纳为“人生的盛夏”,是学习的最好时期。到这个夏天,我想,你已经学会了如何去成长。


【学而时习之】

201867日,我们谈了40分钟的学习,却又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

提起学习,大家第一感觉就是对知识的学习。其实,大学里需要的地方其实还有很多。我们有了新的朋友,就要学习如何去维系这段友情;我们找到了心爱的人,就要学习如何经营彼此之间的爱情;我们遇到了生活的难题,就要学习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离别,也需要的学习。再过不久,我们就要离开生活了四年的学校,离开住了四年的宿舍,离开相处了四年的同学、朋友、老师。我怕离别前我还留有遗憾,我要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日子里,学会尽善尽美,不留遗憾;我怕离别时自己会泣不成声,我要学会忍住自己的眼泪,因为我想给你们留下最美的姿态;我怕离别时诉不尽衷肠,我要学会如何去表达我对你们的不舍之情。最重要的是,先说再见的人,最舍不得。我要学会与你们说再见。

你看,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不都是需要学习的吗?

当然,关于学习,还有更多,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人生的道路那么漫长,没有人能一直帮助我们。今日,我们踏出了学校的大门

忽而今夏,我们已在理工大学习了四年的时间,四年的时光一步一步走过来,我们从小菜鸟变成了学长学姐,在操场上,在大礼堂前,在稷下湖畔,在逸夫楼旁。在学校门前,再回望一眼,开始新的旅程。



责任编辑:张婧茹 闫婷

播音主持:崔尚仪 吴雨娟 曹硕 李玉新 慕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