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播台  下午时光
2017-11-25 谈校风生

发布者:王昊发布时间:2017-11-25浏览次数:36


第十期谈校风生


一、校园风尚

中国与丹麦教育大比武

最近,一部丹麦拍摄的纪录片《丹麦9ZVS中国初三13班》爆红网络。9Z班的孩子们来自丹麦一所典型的公立学校,是奥胡斯地区最好的中学之一,班级成员的文化背景多样,孩子们的状态和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具有代表性。中国初三13班的孩子们来自哈尔滨的69中学,二线城市的重点初中,接受的都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式教育。

纪录片跟拍了两个国家的毕业班,节目组安排了权威专家为两国的孩子设计了多项领域公正的比拼,测试项目分别为阅读、数学、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和英语,希望以此对比探究两国教育的不同之处。

作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之一,这个诞生过安徒生、发明过乐高的童话王国,其教育理念一直为外界所称颂,包括美国都对其格外推崇。丹麦认为,中国教育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只会死读书,不会活学活用,而西方国家则素来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傲。

一场“全世界最幸福国度VS全世界最勤劳国度”初三学生的比拼拉开了序幕。几乎所有人,都猜测丹麦在团队合作、创新和英语上会比中国要强。可比赛的最终结果让丹麦人很尴尬,中国学生以4:1获胜。阅读、数学等“传统优势项目”获胜固然没有什么悬念,令人惊奇的是中国学生竟然在团队合作和创新上均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满堂灌、应试工厂、泯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一提起“中式教育”,人们往往会联想起这些标签式词汇。如此饱受诟病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真的能“完胜”丹麦孩子?究竟是“中国童话”还是“中国神话”?其实,“标准答案”早就已经有了。在去年英国广播公司《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纪录片所引发的关于中西教育的持续争论中,公众已经达成基本共识:中西教育适宜各自国情,都存在各自的问题,比较中西教育方式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胜负优劣,而是相互借鉴学习,教育的理想是在东西方之间,需要双方的取长补短。

毫无疑问,如同中国经济那样,中国教育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世界。通过中国丹麦孩子的PK,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基础教育为孩子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而这些知识,正是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根基。但是,如果忘却了中国教育所存在的诸多弊病,甚至认为“中式教育”已经KO“西式教育”了,那无疑剑走偏锋,荒谬至极。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翻开《论语》,那些被人们所推崇的“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培养发散性批判性思维”等西方教育理念,几乎都能找到“鼻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式、诱导式……

诚哉斯言!看来,教育改革不仅仅需要中西融合,更亟待追根溯源,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换而言之,“走出去”、“请进来”之余,如何返本开新,值得引发所有人深思。


二、青春物语

写给二十岁的你

关于生活

1、不要太羡慕别人的生活,因为那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更何况,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

2、如果没有时间去健身房,那么一定要让自己多步行或者运动。不是为了减肥或者塑身,运动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健康。

关于亲友

3、亲人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关心你的人,请不要把最恶劣和冷漠的情绪留给他们。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多回家看看。

4、没有谁能够真的陪谁一辈子,父母子女是互相目送的关系,恋人朋友是陪你走一程的人。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吧,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谁会离开。

关于爱情

5、爱情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不管你有没有遇到,都不要丧失对于爱情的信心。但同样的,也不要太过于依赖爱情。最好的状态是:不管有没有爱情,都能够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6、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爱情模式。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没有完美的恋人,只有互相不断磨合的情侣。两个人能不能走到最后,最重要的不是地域也不是年龄,而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决心。如果足够爱和足够坚定,不管什么困难,都可以一起度过。

关于理想

7、有一个坚定的理想,固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所以有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万一,一不小心实现了理想呢?

8、说出来的理想只是一句空谈,行动起来才有用。一万小时定律是指: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如果确定方向是对的,那就坚持吧。

9、如果还没有找到理想,或者没有实现理想。请不要惶恐和着急,有的人20岁完成梦想,但也有人50岁或者70岁才完成。

关于态度

10、这个世界没有你也可以照样转,但是那又怎样呢?我们又不是为了这个世界而活着的,我们要为了自己而活。

11、不要太把别人的话当话,也不要被所谓的鸡汤洗脑。每个人遇到的人和事都不一样,没有哪一句名言适合所有人。

12、丧并没有不好,偶尔丧一下无伤大雅。就好像垃圾食品一样,吃一点可以调节情绪和生活。但是吃太多的话,会留下发胖或者拉肚子的副作用。

13、不要太相信捷径,因为捷径里总是藏着陷阱。更何况你我的内心深处都知道,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捷径”的。慢慢来,或许更好。


三、稷下时讯

《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发布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等联合印发《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计划》提出,将基层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人才政策扶持范围,符合条件的提供住房、医疗、子女就读等方面配套支持。各级各类人才表彰奖励项目进一步向基层一线倾斜,将基层高校毕业生纳入表彰奖励对象范围。

  《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主要面向以各种形式在基层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职业发展等全链条的扶持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基层青年人才队伍。通过建立分层次、多渠道的基层优秀青年后备人才选拔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一批具有坚定政治信念、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的基层管理人才。

教育部表示资助过程勿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

近日,个别省份和高校在公示受助学生信息时,含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为保证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落细,防止资助过程中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全体学生资助工作者发出预警: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资助工作者要“拧紧这根弦”。

  教育部指出,尊重保护“学生个人隐私”。在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在公示学生受助情况时,不能涉及学生个人及家庭隐私;在宣传学生励志典型时,应征得学生本人同意;在发放资助物品时,鼓励采用隐性资助方式。

教育部强调,全体学生资助工作者务必要拧紧“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这根弦,让资助工作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


四、片刻光影

纪录片

1、《超级工程》

《超级工程》是央视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纪录片。该纪录片共5集,由李炳担任总导演,前后拍摄一年多。片中展现了五个中国重大工程项目--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看这部片会帮助大家了解很多工程建设的过程,其实很多工程都是很经常看到的,或者经常接触的,比如地铁,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些是怎么建出来的。

2、《我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集讲述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故事,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第一次近距离展现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看完这部片子,你应该会很想好好逛逛故宫,而不只是观光。

3、《一路向南:到世界的边缘》,

    “用行动来证实,用脚步来注解。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如果你真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2009年,谷岳和刘畅一路搭车从北京出发,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直达德国柏林,88个陌生司机,100天的未知旅行,18000公里的搭车路途,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艰辛浪漫的旅程。20109月,谷岳和刘畅再度出发,开始了纵穿北美的搭车旅行。之前有句话很火“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人都这么说,也想这么做,可是很少有人真的这么做了。很佩服谷岳和刘畅,也很羡慕。

4、《地球脉动》

《地球脉动》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再从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难以数计的生物以极其绝美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看到了恩加米湖洪水的涨落及其周边赖以生存的动物们的生存状态,看到了罕见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猎食的珍贵画面;看到了冰原上企鹅、北极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严苛情景,也见识了生活在大洋深处火山口高温环境下的惊奇生物。当然还有地球各地的壮观美景与奇特地貌。



责任编辑:李会静

责任审核:魏  敏

播音主持:刘雨佳 许贞武 殷悦佳 张媛烨